2009年10月10日星期六

婚配聖事禮儀的精神

最近幾個月忙著預備婚禮,確是很久沒有寫過網誌了。

在搜尋婚配聖事的各種資料中,一部信友用的舊版彌撒經書內容,吸引了我的注意。當中的圖片十分有意義。

這幅圖的文字部分,引用了聖保祿宗徒致厄弗所人書的名句:「Sacramentum hoc magnum est ... in Christo et in Ecclesia」(「這基督和教會內的奧秘,確是偉大」--Eph 5:32)。這經文的確是婚配聖事本質的最佳闡釋。

Lapides vivi」意指「活石」。這裡用的是眾數:意謂基督化的家庭生活,是教會的搖籃。我們的生活須被基督的愛情滲透,並藉著具體見證,不斷拓展基督的國度。

夫婦的牽手,乃表示兩人同心合意下所作的婚姻盟誓;而神職的聖帶,亦顯示教會的見證和祝福。兩隻戒指,表示「忠貞的連繫」。

該頁關於婚配聖事禮儀的簡介,亦可謂語重深長、發人深省:

Christian Marriage is the permanent union of husband and wife for the procreation and education of children and for their own mutual assistance.

This union was made sacred when Christ raised it to the dignity of a Sacrament and entrusted its keeping and administration to His Church.

Marriage is God's plan for peopling the earth, and by it He invites His creatures, through the love they have for each other, to share with Him in the great work of procreation. He entrusts to the married couple the children born to them, that they may bring them up in the knowledge and love of almighty God, and gives them the graces necessary for that work.

The marriage service is a solemn and moving ceremony in which the two partners pledge their word to God and to each other to be loyal and faithful. Whenever both partners are baptized Christians the grace of the Sacrament is conferred. When both are Catholics the marriage ceremony may be followed by the Nuptial Mass during which a special blessing is given to them.

The beauty of the ceremony which follows here shows the Church's wish to bestow an abundance of grace on those who contract marriage in accordance with her mind.

縱然歲月流轉,古老的禮儀亦已經歷不少改變和適應,但上述的闡釋從現代的角度而言,仍可說是非常準確。

也許這就是禮儀和信仰精神的延續性吧?

2009年8月20日星期四

亞巴郎的信德

近日小弟有朋友在網上討論「得救的條件」的問題。有人指出洗禮為得救的必要性,但未領洗的人又如何?

恰好近數天亦有讀到一篇文章(網上版本可按此瀏覽),當中作者嘗試就創世紀及希伯來書的角度,解讀「亞巴郎獻依撒格」事件,並提出一項頗特別的觀點。

我們很多時認為,「復活」在舊約的歷史發展中,是較晚的觀念。人們一般以瑪加伯時代,才有較為清楚的、關於復活的信仰。


他提到希伯來書的作者,是這樣解讀亞巴郎奉獻依撒格時的心境(希11:17-19):
因著信德,亞巴郎在受試探的時候,獻上了依撒格,就是那承受了恩許的人,獻上了自己的獨生子;原來天主曾向他說過:『只有由依撒格所生的,才稱為你的後裔。』他想天主也有使人從死者中復活的能力,為此他又把依撒格得了回來以作預像。
若細看這段經文,則亞巴郎的信德不僅體現在他對天主的順從。他甚至的確相信:天主先前所許給他的話--「依撒格所生的,才稱為你的後裔」--也是真實的,即使同一位天主要求他將自己的兒子祭獻給祂。

那麼,亞巴郎在帶依撒格上山的當兒,的確是有按天主命令、祭殺自己兒子的意向。但他亦同時意識到:這位天主必定有祂的方法,使自己的許諾得以實現。那不是對依撒格的「復活」懷有某種「信心」嗎?
因此希伯來書稱亞巴郎「他想天主也有使人從死者中復活的能力」,並將這事件的結局(依撒格後來被天主從死亡中救出),賦予「預像」的意義:即預示後來主基督的祭獻、和祂從死者中的復活。

那麼,亞巴郎的這份信德,在致希伯來書作者的目光中,亦實在地具有「對基督復活」懷有信心的意義。

當我們細讀聖經和教會傳統的內容時,其實應該注意到天主在救恩歷史中的「計劃」和「心意」。也許我們可以將神學上的「oeconomia」,稱為天主的「經世之道」吧?祂的慈愛與恩寵,遍及救恩史中的每個階段--而祂的作為亦是首尾連貫、前後呼應的--因此,新舊兩約的聖經,得以展現其一致性。

或者亦是天主的這些作為,令我們特別以欣賞的角度留意到:天主在每個民族的歷史和文化中,播下各種「聖言的種籽」(semina Verbi),以預備基督喜訊的來臨。我們又怎能否認,它們都是天主恩寵的效果呢?

反觀這種「同感心」(sympathia),亦能促使今天的我們,更為覺察到天主在此時、此地、此團體中,與祂的子民交往。

2009年7月29日星期三

善待長上

數日前讀一本靈修書,當中提及一種「判斷長上」的心態,為自己而言,很值得引以為誡:

Be patient with your superiors

Superiors are often the objects of faultfinding. Submission to authority in some way is a necessary duty of every human creature. No one can escape obedience. This is the plan God set up for the world, that He would delegate His divine authority to parents and other legitimate human superiors. He Himself gave an outstanding example of submission to that authority, for St. Luke says He "was obedient to them," (Luke 2:51) meaning His mother and foster-father in the natural order of things.

Faults and defects are bound to appear in human instruments; hence, faults are to be found in superiors. A position of authority can sometimes bring into prominence the faults of human nature. Superiors, even with the best of intentions, will manifest certain defects. For instance, a superior can be the overbearing type, too obviously conscious of his position, easily aroused to impatience and anger, indifferent to the needs and complaints of those subject to them, and too insistent on trivialities. Some of these faults will inevitably produce a certain amount of irritation and friction.

God does not will the faults of superiors, but He does want you to be kind in judging them. He set up His plan of delegated authority knowning that faults would be found. In a sense, He uses those faults, and He desires those who are under authority to be purified by them. Superiors have an obligation to work against their faults, especially because of the consequences of their failure to do so.

To supernaturalize your obedience is to see God's Providence even in the faults of your superiors, and to practice devotion to duty and charity and patience in spite of these faults.

(Lawrence G. Lovasik, The Hidden Power of Kindness, p. 47-48)

這段文章,的確令我記起不少往事。不論在家庭、工作和教會生活中,我們都要認真地處理自己和「長輩」、「上司」、「領袖」和「神長」間的關係。

很多時,自己往往會對他們寄予很高很大的期望,然而期望愈大,難免亦導致失望。這一點,尤其表現於我們特別重視的事項--為何在這些事情上,他們不肯服從「真理」?

許多時,事端往往與「誰是『真理』的詮釋者和代言人」的問題有關。在這問題上,縱然我們認同「長上」或「權威」的決策不一定正確,但為處事而言,則往往最「便利」和「實際」。

亦有些時候,即使事理明顯,但「人為」的因素,導致「真理」未能在此時、此地、此人身上落實。問題是在於:即使在這情況下,與其「據理力爭」,反而應否對「人」的有限和軟弱,抱多一點體貼和包容的態度,並接受他們、甚至制度性的「未能在此刻完全皈依」的事實?我自己又是否在另一意義下,處身於相似的境況中?

又很多時,這些「真理」往往並不是甚麼大是大非的關節事項,而只是近乎雞蛋裡挑骨頭的「口味」和「感覺」而矣!

想深一層,若能對他們的難處和挑戰多些諒解和包容,則群體的生活亦可多點和諧、少些衝突。

2009年7月26日星期日

善用世物

這個月真忙得很,今天總算是有點時間,可寫點東西。

這個常年期第十七主日的上午,參加了堂區青年會的聚會。一班教友聚在一起,很多時都會分享大家怎樣「忙」,進一步就會分享一下,該如何善用大家的時間,與主交談。

就是這些問題,引領我進入今天的禮儀當中。

而今天的禮儀經文,亦不乏一點點提示:
天主,仰望你的人,必蒙助佑;離開了你,一切都沒有價值,更無聖善可言。求你廣施憐憫,使我們在你的引領下,善用世上易於消逝的財物,以獲取永存不朽的賞報。因你的聖子......
(原文:)

Protéctor in te sperántium, Deus, sine quo nihil est válidum, nihil sanctum, multíplica super nos misericórdiam tuam, ut, te rectóre, te duce, sic bonis transeúntibus nunc utámur, ut iam possímus inhærére mansúris. Per Dóminum ...

中文版的禱文,算是譯得不錯,頗能帶出天主的角色和地位、以及我們對世間「易於消逝」的事物所應抱的態度。

原文重視天主自己就是仰望祂的人的「保護者」,不過這點又很難能以淺白的中文說出。

此外,禱詞所述的「te rectore, te duce」,乃道出天主對我們的「指引」和「領導」角色。前者屬方向上的「指點迷津」,而後者則指行動上的「攀山涉險」。

「Transeuntibus」一詞的意義相似英文的「transient」,當中包括「短暫」、「臨時」、「易逝」的意思。然而它不專指一件事情或物件的「將」逝和「易」逝的特質,亦指出它「正在」消逝的現實。很有中文「過眼雲煙」的意味。

「Inhærere mansuris」一語,帶有雙關的意義。現時譯文將它理解為「永恆不朽的賞報」的「獲取」--這是取了它的「繼承」義,就有如英文的「inheritance」。但「Inhaerere」一詞亦有「眷戀」、「緊貼」和「恪守」的意義。

對我來說,這篇禱詞是提醒自己:即使在紛亂繁雜的世俗事務中,亦要祈求天主施以憐憫,使我能看清世間事物--即使美好--亦只屬過眼雲煙而矣!我們的崗位和本分,並非要我們「不管」或「懶理」,反而應在天主的啟導和引領下,將它們倍加善用和管理,好使我們亦能眷戀並注目於「永恆」而「持久」的事物、意義和價值。

今天禮儀所觸動我的另一處,是領主詠的歌詞:
Honóra Dóminum de tua substántia ...
此曲應出自聖經的〈箴言〉(3:9),當中有謂:「應以你的財物......去尊崇上主」。我不清楚聖經原文中「財物」一詞的意義。但拉丁文的「substantia」則甚能表達一種奉獻精神所應包括的神髓。我們欽崇天主,不可用一些對我們而言「可有可無」(accidens)的東西來作祭禮,而應以關乎我們「實質」的事物--這不是指我們「自己」嗎?

當中的意義,實在很值得進一步反省。

2009年7月2日星期四

司儀

今期Zenit的禮儀專欄,提及「禮節司」的問題。

都幾有趣的:香港的堂區內,往往有一種習慣,將「領經」(Commentator:正確地應譯作「旁述」)的職務稱為「司儀」(Master of Ceremonies)。

有時不同的名稱,顯示教友們傾向於對禮儀的某種解讀。

「領經」一詞,相信是出於擔當這種職務的教友,「帶領」其他教友們作出適當的言和動作上的回應,而當中亦包括「經文」。但久而久之,在一些人心目中,亦出現了「帶領禮儀進行」的理解。然嚴格而言,「帶領」禮儀進行,應是主禮的任務。

至於司儀中的「司」(Master),其實原義不是指「主人」或「話事人」,而更應該指「老師」、「師傅」和「導師」之意。他們深諳禮儀學問,而在禮儀舉行前後、及舉行時,實際協調禮節的進行和處理。他們的存在,多少反映著禮儀的客觀性。

在這裡,記起了 Martin Mosebach 所著的《The Heresy of Formlessness - The Roman Liturgy and Its Enemy》,當中描述一位神父,在主教禮儀中擔當「禮節司」角色的意義:

... In the pontifical Mass the celebrating bishop has an assistant at his side, the presbyter assistens, who dose not wear Mass vestments but choir dress, a cope (pluviale). The priest's task is to guide the bishop through the Missal, turning the pages and indicating the next prayers to be said. In former times he used a small rod for this purpose, a metal scepter ending in a tiny hand and extended index finger. Interestingly, a very similar pointing-stick is used when reading the Torah in the orthodox Jewish service. It may seem puzzling first that prelates who spend their whole lives in and with the liturgy cannot find their way around the Missal on their own; but we begin to see that this ritual of pointing actually manifests the celebrant's submission to the traditional order of prayer: it is not something created by him. Here again the cult wishes to be understood and experienced as something given, not made by the man of the moment. The celebrant is an instrument, just as the pointing-stick is. When the Mass is celebrated by an ordinary priest, the "master of ceremonies" indicates the relevant places in the Missal with his entire hand, not, for course, with the index finger; this pointing is very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the Missal: of the thousand possibilities contained in it, the pointer "from above" indicates the particular reality applicable to the day. As for the subordinate gestures of the hand on the part of lower clerics and even laymen, they always have a reference to the ministry of the angels. Indicating the correct place in the Missal partakes - most definitely - of the character of revelation ...

2009年6月24日星期三

慎防道聽塗說

--再談默主哥耶

此文章原刊載於2009年3月29日,第3397號之《公教報》

貴報於過往數期,曾連續刊載一位作者前往默主哥耶「朝聖」的經歷,並作出以下聲稱:「聖母在默主哥耶所要求我們教友的是祈禱、補贖、悔改、守齋…」。他又引述已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言論」,來論證教會牧者的容許、甚至鼓勵態度。最後他又以各種「善果」為證,去嘗試說服讀者們,放下對默主哥耶的「憂慮」,並鼓勵大家前往該處「朝聖」。

過往二十多年,默主歌耶所屬的Mostar-Duvno教區歷任主教,及其所隸屬的地方主教團,曾就該地所持續不斷地聲稱的「聖母顯現」,發表過論斷。最明顯的莫過於1991年、即默主哥耶現象發生的十年後的聲明:「按所做過的調查,並不能證實該些事件涉及超性顯現或啟示」(註一)。就教會紀律而言,凡一切主張「默主歌耶聖母顯現」為真實而進行的公開及私人朝聖行為,皆屬禁止之列(註二)。

但主教們亦本著慈父心腸,准許神父們,伴隨因不同動機前往該處的教友,以顧及他們的實際牧靈需要。然而該地的現任教區主教Ratko Peric亦曾指示:受委託於這默主哥耶堂區服務的司鐸,及前來探訪的人士,乃不獲准許,在聖事或虔敬事工的舉行期間、或透過公教媒體,就該些所謂「顯現」和「訊息」,表達與教會正式立場相反的意見。

而按照這位主教的引證,信理部部長拉辛格樞機(即現時的本篤十六世),於1998年曾以書面方式,將坊間流傳若望保祿二世和他本人支持或要求保護默主哥耶的言論,斥為「信口雌黃」(frei erfunden)。(註三)而在2006年向本篤十六世述職時,這位主教亦提及過教宗自己的看法,且刊載在教區報章內:「教宗說:當我們在信理部的時候,常會這樣問──為何有任何信友,會接受這些每天發生的聖母顯現為真實。它們現時仍每天出現嗎?」(註四)

作者在文中提到的那位「曾因默主哥耶聖母顯現而坐監十八個月」,及「教宗向他特別囑託要保護默主哥耶」的旭素神父(Fr. Jozo Zovko),事實上已於2004年,被當地教區遞奪了履行牧民服務的所有職權。(註五)

本人並不質疑前往默主歌耶的不少兄弟姊妹,信仰生活有所加深的事實,然而將這些善果歸因為「聖母顯現」則顯然欠妥。心靈的皈依和轉化,固然是由於天主的奇妙恩寵,但「朝聖」者自己的內心準備、信徒之間的朋輩支持、修和及聖體聖事本身的恩寵,以及大型信仰聚會的特殊效果等,不也能促進天主恩寵的分施和流溢嗎?「普世青年節」對很多教友造成的「善果」,相信亦可部分地解釋這種現象。反而我們應致力讓上述條件,在我們自己的堂區和信仰生活中實現。

註釋

註一:〈Zadar Declaration〉,前南斯拉夫主教團,1991年4月10日:「On the basis of studies made so far, it is impossible to affirm that these matters concern supernatural apparitions or revelations」。

註二:教廷信理部,1998年5月26日:「… As regards pilgrimages to Medjugorje, which are conducted privately, the Congregation points out that they are permitted on condition that they are not regarded as an authentication of events still taking place and which still call for an examination by the Church…」。而按照Ratko Peric的闡釋,則為:「… The Catholic faithful are not only free from any obligation to believe in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apparitions” but they must know that Church pilgrimages are not allowed, whether official or private, individual or group, or from other parishes, if they presuppose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apparitions” or if by undertaking them attempt to certify these “apparitions” …」(2006年6月15日,於默主哥耶堂區的講道)。

註三:「The only thing I can say regarding statements on Medjugorje ascribed to the Holy Father and myself is that they are complete invention” - frei erfunden」──可參閱Mostar-Duvno教區的正式網頁
http://www.cbismo.com。內裡在「Međugorski slučaj」一項連結中,可讀到教會立場的英譯文。

註四:Msgr Ratko Peric覲見教宗的對話,發生於2006年2月24日,並刊於教區報章《磐石上的教會》內:「The Holy Father told me: we at the Congregation always asked ourselves how can any believer accept as authentic, apparitions that occur every day and for so many years? Are they still occurring every day?」

註五:請參閱教區的新聞稿(
http://www.cbismo.com/index.php?mod=vijest&vijest=88):「Fr. Jozo Zovko … since 2004 has been relieved of all priestly faculties in the territory of the dioceses of Herzegovina (Vrhbosna, 3/2004, pp.293-298)」。

2009年6月22日星期一

感恩經與教外人士的關係(二)

若純粹按照先前的討論,則似乎不可能有甚麼進展。

然而,教會在梵二大公會議期間,亦曾就教外人士得救的可能性,作出過兩項重要的聲明--

首先,根據《教會憲章》(Lumen Gentium)第十六條的著明段落:
Qui enim Evangelium Christi Eiusque Ecclesiam sine culpa ignorantes, Deum tamen sincero corde quaerunt, Eiusque voluntatem per conscientiae dictamen agnitam, operibus adimplere, sub gratiae influxu, conantur, aeternam salutem consequi possunt. Nec divina Providentia auxilia ad salutem necessaria denegat his qui sine culpa ad expressam agnitionem Dei nondum pervenerunt et rectam vitam non sine divina gratia assequi nituntur.

原來那些非因自己的過失,而不知道基督的福音及其教會的人,卻誠心尋求天主,並按照良心的指示,在天主聖寵的感召下,實行天主的聖意,他們是可以得到永生的。還有一些人,非因自已的過失,尚未認識天主,卻不無天主聖寵而勉力度著正直的生活,天主上智也不會使他們缺少為得救必需的助佑。

在這裡,教會對一些非因己過而尚未認識天主、但又真誠地依照良心指引而生活的人,也可以得救。然而,會議亦同時聲明:他們的得救的因由,仍是基於天主恩寵的推動與助佑。誠然,天主的這種作為,在基督徒眼中往往是不明顯的。

另一篇章,則是在《教會傳教工作法令》(Ad Gentes)第七條:
Etsi ergo Deus viis sibi notis homines Evangelium sine eorum culpa ignorantes ad fidem adducere possit, sine qua impossibile est Ipsi placere, Ecclesiae tamen necessitas incumbit, simulque ius sacrum, evangelizandi, ac proinde missionalis activitas vim suam et necessitatem hodie sicut et semper integram servat.

所以,雖然天主有其獨自知道的方法,能夠引導那些非因自己的過失而不認識基督的人,得到為悅樂天主無可或缺的信德,可是宣傳福音仍是教會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也是神聖的權利。所以,傳教工作,在今天一如過去和將來,始終保持其全部的活力與需要。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若某部份外教人最終得救,乃是因為天主的引領,使他們幸獲信德之恩。

梵二大公會議既然這麼訓導,則會議後所修訂的禮書,亦或多或少地反映出這種識見。

例如,現時羅馬禮慣常形式的感恩祭第二式:

Meménto étiam fratrum nostrórum, qui in spe resurrectiónis dormiérunt, omniúmque in tua miseratióne defunctórum, et eos in lumen vultus tui admítte.

求你垂念我們已亡的弟兄,他們懷著復活的希望而安息;並求你垂念所有去世的人,使他們享見你聖容的光輝。

現時中文版的禮儀,將「[memento ...] omniumque in tua miseratione defunctorum」譯成「求你垂念所有去世的人」。這使不少人得出教會為「所有」(不論是在煉獄或地獄中的)亡者祈禱、祈求天主使他們早日享見光輝聖容的錯覺。然實則教會禱詞的文字意義為:「並求你垂念所有『在你慈悲中』去世的人」,由是觀之,則受惠於教會此一轉禱的對象,應是身處煉獄中的外教人。最新的英語譯文,似乎已發現並糾正了此一訛誤。

又例如,感恩經第三式:
Fratres nostros defúnctos et omnes qui, tibi placéntes, ex hoc sæculo transiérunt, in regnum tuum benígnus admítte ...

求你恩准我們已亡的弟兄,和所有去世的善人,進入天國......

在這裡,中譯文用了「所有去世的善人」來統稱原文所指的「中悅天主而離世的所有人」,在神學上是正確的。

而在感恩經第四式中:
Nunc ergo, Dómine, ómnium recordáre, pro quibus tibi hanc oblatiónem offérimus: in primis fámuli tui, Papæ nostri N., Epíscopi nostri N., e Episcopórum órdinis univérsi, sed et totíus cleri, et offeréntium, et circumstántium, et cuncti pópuli tui, et ómnium, qui te quærunt corde síncero. Meménto étiam illórum, qui obiérunt in pace Christi tui, et ómnium defunctórum, quorum fidem tu solus cognovísti.

上主,現在我們向你奉獻這個聖祭,求你垂念我們的教宗(某)、我們的主教(某)、全體主教、所有聖職人員、求獻彌撒的人,和在場參禮的人,以及你的全體子民,和誠意尋求你的人。求你也垂念安息於基督的信眾;並垂念所有亡者--他們的信德只有你知道。

從這禱文中,我們聽見教會為在世間「誠意尋求天主」的人祈禱,亦為外教徒亡者祈禱--而他們的信德,只有「天曉得」了。

那麼,我們可否說,教會在彌撒中為亡者所獻的祈禱,只是為「被選者」(electi)而進行?而基於教外人士得救的「晦暗性」(obscurity),他們的名字仍不可在感恩經中,被直接述及。

2009年6月20日星期六

感恩經與教外人士的關係(一)

日前所討論到、有關「教外亡者」與「彌撒聖祭」之間的關係,相關的資料來自彌撒經文本身。

古典羅馬禮的彌撒常用經文中,在預備呈奉祭餅的時候,神父誦念以下經文:

SÚSCIPE, Sancte Pater, omnípotens ætérne Deus, hanc immaculátam hóstiam, quam ego indígnus fámulus tuus óffero tibi Deo meo, vivo et vero, pro innumerabílibus peccátis, et offensiónibus, et negligéntiis meis, et pro ómnibus circumstántibus, sed et pro ómnibus fidélibus christiánis vivis atque defúnctis: ut mihi et illis profíciat ad salútem in vitam ætérnam. Amen.

中譯:

至聖的父,全能永生的天主,求你接納這無玷的禮品,我--你不堪的僕役,將這純潔無玷的祭餅奉獻給你。我的生活而真實的天主,為賠補我的無數罪惡、過犯、疏忽,並為所有在場參禮的人,及所有在生及已故的忠信基督徒,藉此獻儀有供於我和他們獲得救恩,共享永生。亞孟。

在這裡,司鐸奉獻彌撒的「公訂」意向是明顯的:「所有在生及已故的忠信基督徒」(pro omnibus fidelibus christianis vivis atque defunctis)。

另一線索則是羅馬正典(即現時的感恩經第一式)的經文:
... et ómnibus orthodóxis, atque Cathólicæ et apostólicæ fídei cultóribus.
根據Dom Prosper Guéranger的注釋:

... In order that all her members without exception may be named, Holy Church here speaks of all the Faithful, calling them cultóribus, that is to say, those who are faithful in observing the Faith of the Holy Church, for to be included in those mentioned here, it is necessary to be in this Faith; it is necessary to be Orthodox, as she takes care to specify, ómnibus orthodóxis, which means, those who think aright, who profess the Catholic Faith, - the Faith handed down by the Apostles. By laying such stress on these words: ómnibus orthodóxis atque Cathólicæ et apostólicæ fídei cultóribus, Holy Church would have us see, that she excludes from her prayer, on this occasion, those who are not of the household of the Faith, who do not think aright, who are not orthodox, who hold not their Faith from the Apostles.

The terms in which the Holy Church expresses herself, throughout, show very clearly how far Holy Mass is alien to private devotions. She, then, must take the precedence of all else, and her intentions must be respected ...

此外:

Meménto, Dómine, famulórum famularúmque tuárum N. et N. et ómnium circumstántium, quorum tibi fides cógnita est et nota devótio, pro quibus tibi offérimus: vel qui tibi ófferunt hoc sacrifícium laudis, pro se suísque ómnibus: pro redemptióne animárum suárum, pro spe salútis et incolumitátis suæ: tibíque reddunt vota sua ætérno Deo, vivo et vero.

中譯:
上主,求你垂念你的僕婢(某)和(某),及所有在場參禮的人;他們對你的信德,是眾所周知的;對你的虔誠亦是昭然卓著的。我們為他們,或他們為自己和親友,將這讚美之祭獻給你,以獲得靈魂的救贖及所冀望的身心安穩;他們並向你--永生真實的天主,呈獻自己的心願。
在這裡,「fides cognita」和「nota devotio」均指肉眼可見和認得出的、對天主的信仰和虔敬的態度。

Guéranger又如此解釋:

... The Priest cannot here pray either for Jews or for infidels, no more than he can for heretics, who by the very fact of heresy alone, are excommunicated, and consequently out of the pale of the Holy Catholic Church. Neither can he pray for such as, without being heretics, are excommunicated for other causes; it would be a profanation to utter the names of any such in the midst of the Holy Sacrifice. They may be prayed for in private, but not in official prayers. They are excluded from the Sacrifice, as they are out of the Church; consequently, it is impossible to mention them during the Sacred Celebration.

又有紀念亡者的部分:

Meménto étiam, Dómine, famulórum famularúmque tuárum N. et N. qui nos præcessérunt cum signo fidei, et dórmiunt in somno pacis ...

中譯:
上主,求你重念你的僕婢(某)和(某);他們帶著信德的印記先我們而去,並在和平中安睡......
而按照Guéranger的解釋:

The Priest now addresses himself to God, in behalf of these suffering members: Meménto étiam, Dómine, famulórum famularúmque tuarárum N. et N. qui nos præcessérunt cum signo fidei et dórmiunt in somno pacis. We say that we are interceding for those who have gone before us, with the sign of faith. What does the Church understand by this sign of faith? It is the sign of Baptism, and that of Confirmation, which latter makes the perfect Christian. Baptism alone already gives us the sign of faith, because in it we are marked with the Cross, so truly so that when the body of a deceased person is brought to the Church, the Priest pronounces this Prayer over it: Non intres in iudícium cum servo tuo, Dómine, ... qui, dum viveret, insignítus est signáculo sanctæ Trinitátis. Yes, it was signed with the sign of faith, signum fidei, the sign of the Trinity; it is therefore entitled, O Lord,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ion by Thee, and not to be judged too severely. This expression of Holy Church, signum fidei, gives a proof, once more, that we may not here pray for infidels, as we have already noticed above, speaking of the Memento of the living, since they are not in communion with Holy Church.

由此可見,尚未與教會達致完滿共融的人士,他們的名字是不可被加入感恩經中的。

2009年6月18日星期四

為教外亡者獻祭的問題

承接先前的思考,小弟近來又在極端繁忙的工作之餘,搜尋了一些資料。

記得以前在「論盡」那邊,其實亦提出過「為教外亡者」舉行彌撒的問題。小弟的思考是:教會未有為教外亡者,提供特定的彌撒經文。因此,一些為教外人士舉行的彌撒,它們的合法性和是否有效,就顯得疑團重重了。

過往幾年甚至見聞過,在該些彌撒中,主禮為舉辦者為了「顧及」和「迎合」為一些教外人士祈禱的需要,往往會對公定的禮儀經文作出「調整」和「篡改」的行為。小弟看在眼裡,不禁有點感傷--到底禮儀發展成這種地步,會否淪為個別團體的「熱心敬禮」?

在這方面比較權威的指引,出自教廷信理部於1976年發出的指引《Accidit in diversis regionibus》。這份文件主要論及「非公教」的已受洗基督徒,當中提及到:

一、非公教徒生前所屬的宗教派別所牽引出的「良心」問題;

二、尚未與公教會達致完滿共融的人士,他們的名字不可在感恩經中,被直接提及。

小弟最近翻查了一本倫理神學課本,有以下發現:
Quae. 3*. An sacrificium Missae offeri possit pro omnibus indiscriminatim?

Resp. Integrum est Missam applicare pro quibusvis tum vivis, tum etiam defunctis purgatorio igne admissa expiantibus, salvo praescripto Can. 2262, §2, n. 2. (Can. 809). Hoc praescriptum ita se habet: "Non prohibentur tamen Sacerdotes Missam privatim ac remoto scandalo pro eo (i.e. excommunicato) applicare; sed, si sit vitandus, pro eius conversione tantum." Amplissima sane est haec potestas, pro quibusvis tam vivis quam defunctis purgatorio igne admissa expiantibus: et quamvis excommunicatus non fiat particeps indulgentiarum, suffragiorum, publicarum Ecclesiae precum, non prohibentur sacerdotes Missam privatim ac remoto scandalo pro eo applicare; sed si vitandus sit, pro eius conversione tantum; pro omnibus animabus mortuorum si modo sint purgantes. Videmus igitur sententiam Cardinalis Bellarmini confirmatam quam Benedictus XIV in Const. Ex quo primum, explanat: "Porro hæretici atque schismatici excommunicationis majoris censuræ subjecti sunt .... Sacri autem Ecclesiæ Canones pro excommunicatis orari publice vetant ... Quapropter Ven. Card. Bellarminus ... optime ad rem nostram scribit: 'aliquis petit utrum liceat hoc tempore Sacrificium offerre pro Hæreticorum sive Infidelium aliquorum conversione. Ratio dubitandi est quia tota Liturgia Latinæ Ecclesiæ, quæ nunc est in usu, refertur ad fideles ut patet ex precibus oblationis tum extra tum intra Canonem. Respondeo. Existimo id licere, modo nihil addatur ad Missam, sed solum per intentionem sacerdotis applicetur Sacrificium conversioni infidelium seu hæreticorum: id enim faciunt viri pii et docti, quos reprehendere non possumus nec exstat expressa Ecclesiæ prohibitio.'" Jamvero Card. Bellarminus hic loquitur de applicatione Missæ in sensu ordinario. Ideoque, Summus Pontifex hanc Bellarmini doctrinam suam facit. Et quod facerunt viri pii et docti tunc temporis, multi sacerdotes pii hodiedum faciunt, i.e., secreto fructum specialem applicant in diversis casibus, absque publica denuntiatione et oratione speciali liturgica. Nec varia nupera responsa hoc illicitum esse demonstrant. Sequentes casus ita resolventur.

Pro excommunicatis toleratis celebratio fieri potest secreta, tum pro eorum conversione tum, juxta alios, nec improbabiliter, pro alio quovis honesto fine, nec vetatur pro ipsis mortuis secreta applicatio, si probabilis sit ipsorum bona fides et resipiscentia. - Cf. Wernz, v. 3, n. 542. - Gasparri, n. 483. De hæreticis et schismaticis, vivis atque defunctis idem dicendum est, permitti secretam celebrationem pro vivorum conversione vel aliis honestis finibus, et pro mortuorum requie si probabilis sit eorum bona fides. De infidelibus vivis certo videntur hæc rite statui posse: pro eorum conversione et qualibet alia honesta intentione celebratio secreta licita est: pro ipsis mortuis in infidelitate secreta celebratio licita est modo ante mortem dederint probabilia signa pænitentiæ. Sed in omnibus his casibus cavendum est scandalum, cavenda communicatio cum vitando, stipendium ab eo accipiendo, etc., ne nempe homines reputent Ecclesiam uno eodemque censu æstimare fideles piosque filios et hæreticos, excommunicatos aliosve extorres: praeterea si qua alia sit specialis lex in hac materia diligentur est servanda. [...]

(Aloysius Sabetti, Compendium Theologiae Moralis [1939], pp. 643-644)

若根據這份資料,則似乎我們可以得出一些解決問題的要素。

就其形式和本質而言,彌撒聖祭是祭獻,亦是筵席。若論十字架祭獻本身的實效,是無限救世恩澤的根源,而彌撒本身亦是將這些恩澤,直接「實現」及「應用」於「同檯吃飯」的參禮人士(包括主禮的司祭,及教友),而這種參與並非「自動」的,而也視乎參與者本身的信德和預備,而有不同程度和層次的參與。

非教友(特別是非基督徒)與「這餐飯」的關係孰何?

古典羅馬禮的經文既沒有明示,而梵二後禮儀改革的羅馬禮所提及的內容,亦是相當隱晦的。

往往就是這種「隱晦」,給了不少人在禮儀進行時「大造文章」的理由。

小弟則傾向於在適當時刻,加上「靜默」。

2009年6月7日星期日

樞機的講道

今期公教報,刊登了陳日君樞機在五月廿九日主持一台彌撒的講道辭

不知大家認為有沒有甚麼問題?

我總覺得好像有點不對勁......

2009年5月31日星期日

再說覆手

說到禮儀中的覆手禮,最顯著的,莫過於授予聖秩聖事的覆手禮。

根據教會的訓導,聖秩聖事的有效要素包括「覆手」和「祝聖禱文」中的必要部份。

不過,怎樣的「覆手」,才構成這聖事的有效要素呢?

習慣上,人們一般理解為:主教的雙手,應「觸及」領聖秩者的頭。小弟認為,就禮儀角度而言,這是「覆手」的圓滿表達。

但為聖事的有效性而言,這種「物理接觸」(physical touch)又是否的確必須?

觀乎梵二禮儀改革後的禮書,它們的封面內頁往往十分有趣。但小弟留意到有兩副圖,當中的覆手禮,主教的手未有觸及領聖事者的頭。前者取自《主教禮節本》(Caeremoniale Episcoporum),而後者則取自《聖秩禮典》(De Ordinatione Episcopi, Presbyteri et Diaconi)。






小弟翻查家中的一些信理神學和倫理神學書籍,得出的印象是:覆手禮中的物理接觸,為授予聖秩的有效性而言,並非必須。 不過,這實在需要進一步求證,方能釋疑。

未知教會曾否就此事宜,頒布過任何正式的訓導?

2009年5月30日星期六

堅振與覆手

記得自己在中學的時候,曾對堅振聖事的禮儀意義,抱著一種「美麗的誤會」。

事情是這樣的:

有一次做「代父」,參與一位同學的洗禮,而聖週六夜間禮儀則在北角的聖猶達堂舉行。在堅振聖事的部份、禮儀進行到「堅振覆手禮」時,我特別留意到主禮的神父將雙手伸向所有的新領洗教友。但禮儀書(即舊版的《聖週禮儀》)則註明:主禮給新教友「逐一覆手」。於是心裡暗暗吃驚地問道:神父這樣做,聖事是否有效?

還記得在那個年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小弟特意在1995年夏天的朝聖,途經羅馬的旅程中,在梵蒂岡書局購買了一本《堅振規程》(Ordo Confirmationis),當中輯錄了教宗保祿六世修訂堅振聖事儀式的宗座典章。根據這份典章,堅振聖事的「有效部分」只在於傅油禮。而按照這份典章的原文:
SACRAMENTUM CONFIRMATIONIS CONFERTUR PER UNCTIONEM CHRISMATIS IN FRONTE, QUAE FIT MANUS IMPOSITIONE, ATQUE PER VERBA: «ACCIPE SIGNACULUM DONI SPIRITUS SANCTI».
直譯:
「堅振聖事乃以神恩聖油傅在額上的覆手授予,同時誦念『請領受天恩聖神的印記』。」(按:現時中文禮儀書將經文譯為「請藉此印記,領受天恩聖神」)

但教宗又寫道:
Impositio vero manuum super electos, quae cum praescripta oratione ante chrismationem fit, etsi ad essentiam ritus sacramentalis non pertinet, est tamen magni aestimanda, utpote quae ad eiusdem ritus integram perfectionem et ad pleniorem Sacramenti intellegentiam conferat. Patet eam manuum impositionem, quae praecedit, differre a manus impositione, qua unctio chrismatis fit in fronte.

而在傅油前、以禱詞伴隨的覆手禮,雖就聖事的要素而言,並非必須,但應特別著重--因為它使禮節更為完整美滿,亦令聖事的意義能更清晰地被明瞭。顯現,這雙手進行的覆手禮,與後一以額上傅聖油的覆手禮,兩者實有分別。
若按照教宗的這項訓導,則中文禮儀書所言的「堅振覆手禮」與「堅振傅油禮」,兩者有著實質的分別。

現時香港教區內的信眾,似乎對「逐一覆手」特別著迷。這種做法流傳於不少「合法」(如:婚配聖事)和「非法」(如:領聖體後的「祝福非教友」)進行的儀式內。而在堅振聖事的舉行中,這又使得不少教友(包括一些慕道班導師)甚至一些神長,會認為這行為構成聖事有效性所需的必要部份--即「唔做唔得」。然而若翻查同一禮書、並參閱《主教禮節本》(Caeremoniale Episcoporum),則由始至終,都只描述過「總體」性的覆手、「逐一」進行的傅油。

由此而產生的現象,亦傾向於使「總體覆手」的標記受損。常見則表現為:主禮單手執禮儀書誦念經文,而只以另一隻手高舉作覆手之用--其他共祭神父亦「有樣學樣」也。在這之後的「逐一覆手」,則甚有「補充」意味。但這就令人記起梅瑟「兩次擊石」(參閱戶20:11)的事蹟--要令人遺憾了。

由此可見,在禮規的翻譯上偏離原文,有可能在禮儀的形上造成偏差,甚至影響教友對聖事標記意義的理解。

幸而,在最新版的中譯聖周禮儀書中,有關訛誤已受到修正。

2009年5月24日星期日

跪拜:禮儀的舉止及參與

小弟近來常有機會參與一些典禮彌撒,這倒令我記起了一些問題。

教會內很多聖事的舉行(如:洗禮、婚配等),其實亦是教友人生的一件大事。這些場合,往往會邀請親友的參與,當中既有教友、亦有非教友,而教友則不一定來自典禮舉行的堂區。

有時即使是教友人數眾多的場合,亦反映出不同堂區之間現有的禮儀舉止上的差異之處。這實在是十分值得研究的課題。

記得梵二禮儀憲章曾為禮節上的差異,釐定過一些準則。其中包括:

「還要盡可能避免在臨界地區之間,形成禮節的顯然差別。」(SC, 23)

這臨界地區,至少是指「附近教區之間」。但現時香港的情況,則頗有「各處鄉村各處例」之感!

教友在彌撒中應該何時下跪?相信這亦是應該探討的。

若按照〈羅馬彌撒經書總論〉(第43項)所提供的指引,則:

一、信眾在「呼求聖神」至「祝聖後的歡呼」應該下跪。
二、若地方狹小、或參禮人數眾多以致空間不足,則可免下跪。惟須在主禮單膝跪時,以深鞠躬表示對聖體聖血的崇敬。
三、有些地方教會的習慣,在聖聖聖後至整個感恩經中、以及在羔羊頌後下跪。這些優良傳統值得保留。

在聖安德肋堂,教友們一般是在感恩經中,主祭神父將雙手伸向祭品(餅酒)時下跪。至少輔祭們是這樣做--而輔祭們在姿勢上的做法,其實可說是教友的「樣版」和「借鏡」。

這種做法固然有不少好處,但教友們在習慣上亦往往依循另一依據行事--「前一排」教友。

小弟曾見過當主禮使用感恩經第三式時,由於「聖聖聖」後的禱詞至「呼求聖神」的段落之間,乃有一點點距離。然而不少教友,在神父唸完「上主,你實在是神聖的,你所創造的萬物,理當讚美你......」之後,有些比較熱心的「前排」教友,已跪下來。而其他教友見狀,亦紛紛跪下來。言則,從禮儀的角度看來,是跪得「早」了。

在感恩經第三式中,這情況的「效果」也許並不特別顯著,但若使用感恩經第一式,則神父仍有「一篇文」要唸呢!

歸根究底,這種現象起源於教友們的「羊群」心態。當我們堂區給教友的禮儀培育,未有明確地指明大家應做的姿勢、及它們與禮節的意義時,個別教友們就各有一套演繹,來自圓其說了。

誠然,「培育」也許並不能完全地解決這問題。事關參與一間聖堂禮儀的人,往往亦來自不同堂區。他們各自的「禮儀背景」和在信仰上所受過的裁培亦各有不同。各人將自己以往堂區的習慣「套用」在「現今這間聖堂」的禮儀之中,則注定要造成混亂了。

當然說到這一步,有人會出來說:嘿,彌撒進行時該哪些時候跪,真的這麼重要嗎?最重要的不是內心的虔敬嗎?

內心的虔敬的確重要,但虔敬並不與禮儀的精神和理想抵觸。按照聖禮部的訓示:
Item, fideles stant durante tota Prece eucharistica, excepta consecratione. Practice, fideles genuflexi manent ab epiclesi ante consecrationem usque ad acclamationem post consecrationem ... Ea quae supra definiuntur minime supervacanea censeda sunt, quia eo tendunt, ut unitas sese gerendi habeatur in coetu qui Eucharistiam celebrat, et ideo manifestetur unitas in fide et in cultu communitatis. Videntur saepe fideles, statim post Sanctus, et adhuc saepius post consecrationem, corporis habitu diverso quasi oblivisci se esse participles Liturgiae Ecclesiae, quae est summa actio communitatis, et non tempus sese alienandi in actionem devotionis privatae. (Notitiae 14 [1978] 300-301)
中譯:
同樣地,信眾在整個感恩經中站立,除了在祝聖時。實行上:信眾由呼求聖神至祝聖後的歡呼保持下跪。上述所界定〔有關信眾姿勢〕的事項,絕不可等閒視之。因為它關乎舉行感恩禮的團體所活出的合一性――即信德和敬禮上所展示的合一。有些信友在〈聖聖聖〉之後、亦另有些信友在祝聖之後,在姿勢上顯出差別:他們似乎已忘記了自己正在參與教會的禮儀――團體生活的高峰――而不是疏離地私自進行敬禮行為。
按照教會的訓導,在禮儀中信眾的舉措,並不只表達我們「個人」和「自己」的心情,而是參與「團體」禮儀的祈禱。前者是「熱心敬禮」,而後者則是整個教會的共同行動。因此嚴格而論,羊群心態的「盲從」與「禮多人不怪」的過份熱情,同樣都是偏差!

至於在一些非教友「俾面」出席參與的典禮彌撒(如:紅白二事),往往更突顯這問題的嚴重性。按小弟所見及所聞,很多時「主人家」為避免「教友」與「非教友」的表達之間造成差異而覺得不好意思,往往會因「避忌」而選擇不主動地作出提示--即使主禮神父亦然。久而久之,則連教友亦感到無所適從。

試想:當我真正地相信這一刻主耶穌在聖事中親臨,而不按照教會所訓導和指引的,去迎接和跪拜--那和「背教」有甚麼分別?

幸而,小弟亦欣見有不少熱心教友,在舉行禮儀時亦有透過領經員,在預期下跪的地方,作出「請跪下」的指示。小弟認為,在方向上這是正確的一步。

不過,從倫理角度而言,若非教友本身是既不信天主、亦不信聖體聖事的(如:一些其他宗派的基督徒),則這句話就可能顯得有點唐突了。基本上,若我們擁護梵二公會議所訓導的「信仰自由」原則,是不應「逼」非教友們下跪的。所以,我見過有些領經員亦會說:「請教友跪下」。
但細想之下,這進路仍然有不足之處。

首先,教友「在正常情況下」是應該懂得適當地在彌撒的某些時候下跪的。這類禮儀中的提示,其實就有如「請教友不要在聖堂內講粗話」或「請某某關掉手提電話!」般,是對聽眾帶有「侮辱」(humilians)意義。

其次,在神聖的感恩經進行時,領經員其實是絕對不應該「插咀」的。

那麼,我們還有甚麼辦法呢?

在這裡,我會建議大家考慮「搖鈴」的方式。

在溝通學上,我們為傳達一項訊息,不一定需要透過「語言」。其實我們亦可善用「非言語」的溝通方式(non-verbal communication)來作出提示。在禮儀的進行中,在特別重要的時刻搖鈴,具有一種「警示」的作用。為教友來說,不同時刻的鈴聲本身所提及的意義,遠多於「你在發白日夢嗎?」或「你不知道這一刻應怎樣做嗎?」。它既表達「提示」,亦可表達「專注」、「喜樂」、「鼓勵」甚至「連受造物也參與禮儀行為」!

為達到「醒水」的效果,我認為這種簡單措施是足夠的。

2009年5月23日星期六

敬拜讚美?

最近羅國輝神父的網誌「為一切人,成為一切」(五月二十日),刊登了他本人對「敬拜讚美」(Praise and Worship)的看法:

與其中兩位牧師談及流行的「敬拜讚美」。大家都覺得這方式太情緒化,且誇大了「人」的作為和「人」的感受,而「神」變得邊緣化了……我有同感……
小弟認為,與其他宗派的弟兄交談,實在有不少好處。

作為一位天主教徒,我尊重而並不否定新教弟兄們的祈禱、讚美和崇拜形式。這些形式,其實或多或少地,反映著個別宗派的傳統、處境和發展。當中亦有不少可取之處,所謂:「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Jesus」是也。

我所表示保留的,是當天主教徒在「自己」的地方引入這些元素時,所可能引起的混淆和誤會。

其實為天主教徒而言,最典型和實至名歸的「敬拜讚美」,是與「感恩祭」等義的。這裡所指的等義,是一個「identity」,而不只是「包括」。因此,有些天主教團體將源自其他宗派的某些祈禱形式引進到自家的祈禱活動內,並將之稱為「敬拜讚美」,則不可避免地、將在廣泛信眾心中造成混淆,並有可能對信仰意識做成負面影響。

我相信羅神父之所以對「且誇大了『人』的作為和『人』的感受」和「『神』被邊緣化」這些體會有所認同,是因為他的反思乃著眼於公教會的禮儀傳統和本質所致。

小弟所希望強調的是:本人並不否定這些形式本身--但我們有必要更清楚地界定大家用字的意思,及行為背後的神學思想,且在應用層面上,按必要的原則和需要,而加以適應和調整。

主升天節,進教之佑

明天五月廿四日,香港教區習慣在復活期第七主日舉行「耶穌升天節」。而這天又恰好是教宗本篤十六世呼籲普世信眾為中國教會祈禱的日子。

特倫多禮儀團體將邀請陳日君樞機,是日於九龍鄧鏡波學校舉行「主升天節」羅馬禮特殊形式的大禮彌撒。


講開救主升天的奧跡,現時我們常傾向於只將主耶穌的「逾越奧跡」,涵蓋祂的「苦難」、「聖死」和「復活」。但其實祂的「升天」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今個主日,聖安德肋堂彌撒的書信,將選自弗四1-13的章節。小弟盛讚本堂神父功夫了得:
Dear Father,

I think Eph 4:1-13 is a very excellent summary and reminder of our Christian life in terms of community as well as identity - how we consist and who we are.

"When he ascended on high he led a host of captives, and he gave gifts to men." (Eph 4:8)

Each time when the Mass is celebrated, our Lord descends and brings us back to heaven again, giving us various gifts which are necessary for building up the Church and fulfilling our mission in the world.

Good choice, Father!

Filially Yours,
Edward
的確,救主的升天所指的,不是「從此在世間消失」,而是「透過更卓越的方式、更常與我們在一起」。誠如我們在升天節彌撒中的集禱經所云的:
全能的天主,求你使我們滿懷神聖的歡樂,感恩雀躍,因為你聖子的升天,預示了我們的歸程。元首基督怎樣光榮升天,我們作為他的肢體,也同懷希望,被召喚到達同一境界。因我們的主......

禱文所說的「et quo procéssit glória cápitis, eo spes vocátur et córporis」(願元首的光榮所往之處,亦成了肢體所寄望被召之境),提醒了我們:因著元首基督的光榮升天,而使作為肢體的我們的日常塵世生活有了「寄望」。

這種「天上人間」、共融境界的臨現,就是「禮儀」的舉行了。每次我們進行禮儀慶典時,並不只是表面的「讀」、「做」、「唱」和「吃」,而更深層和重要的現實是:在聖神內,偕同整個教會,作祂的肢體,與「元首」基督,向父獻上「一體」的讚頌。這種在意識上既具備「橫面」的普世幅度(不只是「左近」的堂區幅度),而又兼有「縱面」的上下幅度的禮儀,可謂繼往開來、涵蓋宇宙萬有的禮拜,方符合聖保祿宗徒在書信中提及的基督論,亦滿全基督所要求我們「以心神和真理」去敬拜父的真相。

古時教會常將救主在禮儀中的臨現(Parousia),視為救主的「再次來臨」,這亦帶出了禮儀舉行的「末世」幅度。


由是觀之,我們在日常參與的禮儀中所持有、所表現的態度,其實亦或多或少地透露出我們對主耶穌的根本態度。而這種根本態度,則將在救主在我們出其不意的「最後」再來時,決定我們到時的反應。是以,我們常說禮儀是我們對將來天國中、羔羊盛宴的「預嚐」。
「被召赴羔羊婚宴的人,是有福的!」(默19:9)

2009年5月16日星期六

積極參與


小弟近日閱讀一本已買了多時的小書,名為《Cardinal Reflections -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the Liturgy》。當中輯錄了數位樞機(包括:Cardinal George Pell, Cardinal Francis Arinze, Cardinal Jorge A. Medina Estévez, Cardial Francis Eugene George)對禮儀內的「積極參與」的看法。

精彩!

而下選錄 Card. Arinze 所寫的其中一段:
... It is not a surprise that soon after this [Second Vatican] Council some people began to exaggerate to the extreme of activism in liturgical participation. They seemed to be pushing an unwritten agenda of active participation at all costs, in all sorts of ways, by everyone and in all parts of the liturgy if possible. Sometimes this lead to noisy celebrations in which the roles of ordained priests and the lay faithful who have the royal priesthood were confused. Silence and times for meditative listening were apparently not considered important. Activism, or the effort to get everyone to be doing something active all the time, was sponsored as if it were what the Second Vatican Council desired (cf. Congregation for Divine Worship and the Discipline of the Sacraments: Redemptionis Sacramentum, 40).

Sometimes such tendencies appeared in choirs dominating the celebrations, occupying positions that distract the congregation and edging out the priest celebrant to a role of secondary importance. At other times, activism appears in endless commentaries where the speaker is probably unconsciously projecting self-image and is doing his or her best not to allow the priest or the people to have a quiet moment. A recent craze for so-called active participation is the idea that there must be dance at a solemn Mass. I have seen a Mass where some misguided person arranged a dance for entry, another for Gloria in Excelsis Deo, another for the Gospel, one for the offertory, one for Sanctus, one for thanksgiving after Communion and a final exhibition for exit! This dance operator forgot to tell us whether people come to Sunday Mass in order to watch dances, whether there is no parish hall for dances after Mass, and whether the Latin Mass liturgy had the tradition of dance. Why must the People of God be afflicted with so many distractions just when they come to adore God on Sunday?

All this leads us to state that while the Second Vatican Council ordered fuller, more conscious,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the liturgy, it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hat we accept that the liturgy is primarily something that Christ does, not something that we put together. It is something that we receive, not something that we invent. It is a celebration of the mysteries of Christ in which we are allowed to take part as members of the Church. "True liturgical education cannot consist in learning and experimenting with external activities. Instead one must be led toward the essential action that makes the liturgy what it is, toward the transforming power of God, who wants, through what happens in the liturgy, to transform us and the world" (J. Ratzinger, The Spirit of the Liturgy, p. 175) ...
禮儀是基督的作為,而非出自我們的「拼湊」;
禮儀是要我們「領受」、而非「發明」。

實在值得我們反思......

2009年5月7日星期四

禮儀中的行動與動作

近數星期,因著與網上朋友的分享,讓小弟有機會更深入地思考禮儀及聖堂中的「行動」與「動作」之間的關係。

事緣今年的聖週六,本港某信仰團體在自己的小聖堂中舉行夜間復活慶典。有網友在網上將他們在彌撒後、新領洗者圍繞著祭台奔跑跳躍地唱〈Shine, Jesus, Shine〉一曲的情況,以短片的形式作為分享。該份影片的題目:「新領洗者為我們詠唱」(New[ly] baptized sing for us after Easter Vigil Mass),而過程中,又有著唱者的手勢、和參禮者的歡笑(嬉笑?)。

小弟反省當時的心情,確有點光火。

我所不明白的,是甚麼理由可以容許教友們,在聖堂內可以作出這種行為。

各位讀者首先不要誤會,小弟並不是反對任何形式的「action song」或「舞蹈表達」。

但近乎「亂」的環繞祭台的「追逐」行為,是否真的可被稱為「舞蹈」?我的感覺是:它更相似於「行為藝術」或大學迎新營的「營火活動」,而距「action song」或「舞蹈」甚遠。

現時我們在祭台上所做的事,或訓練教友們「期望」的事,會否只是受娛樂文化荼毒的一種「表演」而已?誠如拉辛格從前所提過的,當信眾的「掌聲」被視為禮儀的「成功」,則禮儀的精神就陷入了危機。

我亦不是質疑新領洗者們的善意。很大程度上,他們是被「教育」成這樣的。這些觀念包括:歌舞配合行為,乃表達喜樂(尤其是「年青人」表達喜樂)的理想方式;基於這意向而作出的「表達喜樂」和「慶祝」的行為,都是正當和受到准許的--不管是何種方式、或何種場合。

到底在聖堂中,有甚麼事可以做或不可以做,背後是基於甚麼準則?

2009年5月3日星期日

特倫多會議文獻

今個早上,在家中一頁一頁地翻閱了特倫多大公會議的文獻。

有趣。

所謂太陽之下無新事。其實現時教會所面對的問題和挑戰,不少都有很多歷史淵源。我們面對問題,除了因時制宜、就地除材外,亦不可以忽略當中跨越時空的幅度。

譬如:教區禮儀委員會近期收到了一些神長們在彌撒中「取消」送聖血做法的報告。從禮儀角度而言,兼形共融(兼領聖體聖血)固然在標記上更加理想、更加「圓滿」,但的確神長們亦有他們實際牧民上的憂慮和保留。

但討論「禮儀」問題,則應切忌輕易地將它們提昇至「信理」或「教義」的層次。例如在香港的情況,我寧可作出「以現時典型堂區生活而言,香港教區的天主教教友,在主日彌撒中期望兼領聖體聖血,是合理的」的「主張」,而不將話說成:「既然主耶穌叫我們『拿去吃』和『拿去飲』,則在彌撒中取消分送聖血,是對天主旨意的一種抗拒」。

在釋經和神學思考上,我們應慎防將聖經的「片言隻語」當作武器,去攻擊他人的合理論點--除非我們能肯定該些經文,在教會的信理、神學、禮儀和靈修歷史中,是否的確有此一「妙用」。否則傷害教會團體內的「和氣」事小,損害信德的內容事大。事關按照特倫多大公會議(第廿一期會議)曾隆重地定斷:

誰若主張:「基於天主的訓戒或得救的必要性,所有及每位基督信徒均須領受至聖感恩聖事的兩種形式(即:兼領聖體聖血)」,當受絕罰。

Si quis dixerit, ex Dei praecepto vel ex necessitate salutis omnes et singulos christifideles utramque speciem sanctissimi eucharistiae sacramenti sumere debere: anathema sit.

近日因著社會大眾對豬流感的憂慮,教區指示暫時取消「口領」共融聖事的做法,則是使用了以下神權:

本會議申明:教會內恆常有此能力,於聖事的分施中,執其實質,而為領聖事者的本人利益、對聖事的虔敬、及就時地之異處,而決斷較適宜者,並予以規定或變通。

Praeterea declarat, hanc potestatem perpetuo in ecclesia fuisse, ut in sacramentorum dispensatione, salva illorum substantia, ea statueret vel mutaret, quae suscipientium utilitati seu ipsorum sacramentorum venerationi, pro rerum, temporum et locorum varietate, magis expedire iudicaret.

此外,以往問題所提出的挑戰,往往亦是解決現今問題的基礎。例如第廿二期會議的法令:

To avoid irreverence, each bishop [...] should keep out of their churches the kind of music in which a base and suggestive elemen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organ playing or singing, and similarly all worldly activities, empty and secular conversation, walking about, noises and cries, so that the house of God may truly be called and seen to be a house of prayer.

Finally, to leave no room for superstition, they are to ensure by edict with accompanying penalties that priests do not celebrate other than the proper times, nor use in the celebration of Mass rites or ceremonies and prayers other than those approved by the Church and traditional from long and praiseworthy usage. They should banish from the church any idea of a particular number of Masses and candles which derives more from the cult of superstition than from true religion, and teach the people the nature and source of the very precious and heavenly effect of this most holy sacrifice. Let them also instruct their people to attend their parish churches frequently, at least on Sundays and greater feasts [...].

不知現時香港,剩下多少本《歷屆大公會議文獻》呢?

2009年5月1日星期五

Salutary Precautions

小弟日前去了澳門旅行,其中令小弟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張標語,是展示在「大三巴」牌坊中、靠近先人遺骨安放處的一個指示牌--


看來我們香港的聖堂,亦可加以參考和使用。

其實在禮儀中的「警世真言」倒也不少,只不過在歲月流轉之下,大部份都成了「口頭禪」和「唸口簧」而失去了實質作用。難怪「主禮」的導言和「領經」員的旁述愈講愈多、愈講愈長,而我們的禮儀就成了口水多過茶、喋喋不休的警語彙編了。

如果大家真是留心聆聽的話,那麼單單一句「Dóminus vobíscum」(「主與你們同在」--用於禮儀開始時、宣讀福音前、感恩經前、遣散前)就已相當夠用。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感恩經頌謝詞前的「Sursum corda」(心靈向上)。其他的禮儀傳統則包括「Aures ad Dóminum」(耳朵向著上主)和「Convérsi ad Dóminum」(轉向上主)等等--其實都是要我們做到「心到」、「耳到」和「人到」--這些勸言,其實亦很值得我們反省。

教宗本篤的學習態度

讀到 Catholic Culture 轉載的一篇關於拉辛格思想的文章:

The Centrality of Truth in the Thought of Joseph Ratzinger

當中提及到他在大學教授神學時代的一些片段:

Scripture is the norm of all theology. Ratzinger knows it from cover to cover. He never attended a seminar or colloquium at the university without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at his side, which he regularly consulted.

一個人身邊的「百寶袋」中藏有哪些「乾坤」,往往反映他最關心的事物。相傳聖道明曾背誦大部分的聖保祿書信。這些都拜日子有功、「他喜愛上主的誡命,晝夜默思祂的法令」(詠 1:2)所賜。

雖然自己並不是神學家,但對聖經的重視方面,則顯然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2009年4月23日星期四

現代人的渴望?


昨日閒逛住所附近的商場,赫然發現某某「旺舖招租」的廣告。

它的標語,是否亦反映著不少人的渴望和追求?

2009年4月15日星期三

Domine, non sum dignus

Eric 介紹,得知復活主日的特殊禮感恩祭部份照片,刊登於新禮儀運動的網頁之內。

細看之下,原來亦有小弟的份兒呢!


還記得在那一刻,與其他輔祭們整齊地跪在聖體前,由衷地不斷向主耶穌訴說:

Dómine, non sum dignus ut intres sub tectum meum. Sed tantum dic verbo et sanábitur ánima mea.

意即:

主啊!我不堪當要你進到我的舍下... 你只說個話吧!我的靈魂就會得到治癒。

教會放在我們口中的這句禱文,通常會是靈魂與主交談的「話匣子」。

當唸完這篇禱文後,心中往往不期然的浮現出救主這句話:

「我就是生命的食糧,到我這裏來的,永不會饑餓;信從我的,總不會渴。」(若6:35)

古老禮儀的送聖體經文,亦是深具意義的:

Corpus Dómini nostri Iesu Chrsti custódiat ánimam tuam in vitam ætérnam. Amen.

意即:

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聖體,護守你的靈魂進入永生。亞孟。

不要以為這篇禱文是「輕看」或「忽略」人的肉身、甚至是使肉身和靈魂「對立」或「矛盾」起來的二元論(dualism)--實則不然。

原來這篇禱文的終極意義是:因著分沾主基督的至聖聖體,我們整個人以及每一位參與奧跡的人,得以與基督真實地結合、在祂內融為一體(incorporare in Christo)。

就是這個「身體」(Corpus),將要引導我的靈魂,抵達永生。

禮儀將瑪竇福音中百夫長所說的「我的僕人」(8:8)改稱為「我的靈魂」,其實亦可謂語帶珠璣--當我的身體「成為」基督的身體時,我的靈魂就順理成章地「成為」我的「僕人」了!

這就有如聖保祿宗徒致迦拉達人書信所說的:「所以,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Vivo autem iam non ego, vivit vero in me Christus" - 2:20)。

如何讓「基督在我內生活」?

且讓我們看看教會放在主祭口中的禱文:

主耶穌基督,永生天主之子,你遵照聖父的旨意,在聖神的合作下,藉你的死亡,使世界獲得生命;因你的聖體聖血,救我脫免一切罪惡和災禍,使我常遵守你的誡命,永不離開你。

由此可見,我們領受基督的體血,不僅是為「祈福免禍」,而也為能從救主身上獲得力量,好能善度與天父子女身份所相稱的倫理生活。

2009年4月14日星期二

Rationabile sine dolo lac

近日在Facebook中,與友人探討和「新教友」有關的議題。

我們應「餵」些「甚麼」給新教友吃?

復活期第二主日的進台詠歌詞, 很值得深思,相信亦可帶來一些啟發。


這首進堂詠的歌詞,其實取材於聖伯多祿宗徒前書(2:1-2)所說的話,意義大致上是:我們應像新生嬰兒般,追求屬靈的「純」奶,並棄絕任何「雜質」(包括欺詐和虛偽等)。

現時羅馬禮的公定版本,將這首歌的聖經部分編為「Quasi modo géniti infántes ... rationábile sine dolo lac concupíscite ...」(你們應如新生嬰兒般,渴望屬靈而不含欺詐的奶)。上面圖示的那個版本,是取自1738年版的《巴黎彌撒禮書》(Missale Parisiense),當中揉合了高盧禮儀(Gallican liturgy)的傳統。「... Ut in eo crescátis in salútem ...」(好讓你們因而成長,進入救恩)一語,則是聖經內容的延續。

復活期第二主日,是復活節八日慶期的最後一天。從前新領洗者們,在這天除下領洗時穿著的白衣,因此傳統上又稱為「卸白衣主日」(Dominica in Albis [depositis])。人們多認為進台詠所借喻的「新生嬰兒」,首要對象是向新教友說的。當然,我們與他們的處境,其實沒有很大分別。

「屬靈」一語,在拉丁聖經和禮儀傳統中,往往是以「rationabilis」來表達。在聖經中,伯前2:2以外的另一例子,則為羅12:1。這字直譯是「合理的、合符比例的、恰當的」(reasonable),但在禮儀使用中,它又或多或少地與希臘文的「λογικος」("logical")相通,在語義上指「屬靈」多於現時我們所習慣說的「合理」--雖然兩者之間並不抵觸。現時羅馬禮感恩經第一式(即羅馬正典),在呼求祝聖的禱文中,亦有「rationabile」這個字。

Dolus」一字,在拉丁語中的意義,可謂十分廣泛。它首先指「欺詐」和「含誤導成分的」;引申意義上亦包括「人工的」和「矯揉造作的」。「Sine」("without")則解為「不含」和「不具備」。

聖方濟沙雷氏(St. Francis de Sales)曾在他的一部著作中,如此解釋「奶」的含義--

... Milk, which is a food provided by the heart and all of love, represents mystical science and theology, that is, the sweet relish which proceeds from the loving complacency taken by the spirit when it meditates on the perfections of the divine goodness ... For this milk flows from heavenly love, who prepares it for her children even before they have thought of it; it has a sweet and agreeable taste, and the odour thereof surpasses all perfumes; it makes the breath fresh and sweet as that of a sucking child; it gives joy without immoderation, it inebriates without stupefying, it does not excite the senses but elevates them ...

Chapter 2, Book V, Treatise on the Love of God

天主透過教會給我們的奶,「純」是在於有如《詩經》的「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誠如聖沙雷氏所說的「悅樂而有度、令人沉醉而不致昏迷;它並不刺激感官、而是把它們加以提昇」。這也許是我國的禮樂,與西方羅馬禮之間一個非常重要的交匯點。

反觀現時我們一些團體的潮流,每喜於與俗流同化,而令禮儀和虔敬事工彷彿成了娛樂群眾的節目;又將殿宇和廟堂,當成舞台和銀幕般使用--難道這就是慈母教會眼中的「本地化」和「植根於教友生活」的舉措?

現時我們社會日常生活中,最忌「添加不明成分」的食品。不知何年何日,在教會生活中,我們的信眾才能提高對「禮儀三聚青胺」(Liturgical melamine)的警覺?

謙恭受教

第二種值得培養的意識,稱為「docility」。

小弟於復活主日,有幸在頗近的距離,參與了進教之佑堂的特殊羅馬禮彌撒。該台彌撒由陳日君樞機以教區主教的身份主禮,屬「大禮彌撒」(Pontifical High Mass)。當中禮儀中的一舉一動,都令我歎為觀止,並處處激發著我的思考。

彌撒開始前,共祭神父偕同一眾輔禮人員,在祭衣室中肅靜地佇立著等候禮儀的開始。

當樞機在場時,大家固然顯得額外端莊和隆重。然而我們堂區聖堂中的聖體櫃,不也是時刻有著主耶穌的真實臨在嗎?不也堪當接受更大的尊重和崇敬嗎?

由是觀之,在聖堂中嘈吵及喧嘩,乃是破壞天主教信仰意識的最有效辦法。

在禮儀的進行中,即使是位高權重的主教,亦要謙遜地遵從禮節師(magister caeremoniarum)的指導。這一點,對普羅信眾而言,亦甚富教育意義。

按照教會的訓導,禮儀的形式既忠實地反映著基督的意願和教會的傳統,則任何人也不能將它予以「操控」甚至「騎刧」。國人喜謂: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主禮者和輔禮人員在信眾眼前的一言一行,「有冇料到」,其實大家是看得明白、看得透澈的。

古語有云: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作為「在天主面前行走」(ambulantes coram Deo)的禮儀服務人員、以至每一位教友,其實都應有深刻的自知之明,且應懷有受教的心,好能在信仰的實踐(不論禮儀或敬禮、生活見證方面)上,精益求精、日進於德。

這種態度,是不能與「濫竽充數」、「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鐘」的敷衍心態並存的。

這是我們團體所需要的第二種意識。

2009年4月13日星期一

聖堂與靜默

今年聖週的慶祝,有不少地方,著實令我感慨良多。

我所時刻感到不解的,是為何我們的聖堂,為何可以在禮儀的進行前、進行中、及進行後,都是那麼嘈吵。

人們會說:因為我們高興囉!

的確,當我們「樂極忘形」、夠「high」時,就傾向於將種種規矩視為束縛,而加以取締。

但到底我們是在慶祝天主自己的作為,抑或是在慶祝著我們自己、而同時又欺騙自己謂:我們是在事奉天主?

按小弟的觀察,現時堂區教友們在聖堂內最能保持安靜的時段,要算是各種禮儀人員「發言」、又或祭台上「有事做」的時候。不論是宣讀聖經或誦唸經文,教友們大都能保持安靜。但當禮儀到了一些部分時,教友們就不其然地面對著在聖堂「交談」的誘惑。

這些現象,很多時是在教友個別地領受聖事時發生。例如在本年聖周六的逾越慶典中,當個別候洗者領洗、領堅振時;又或當教友們領受共融聖事時,其他教友就有如遇到千載難逢的機會般,七嘴八舌地說過不停。一般參禮信眾如是,就連禮儀服務人員(如讀經員、輔祭、甚至送聖體員及共祭神父)亦絲毫不能例外。

我認為在我們教友的意識方面,確有值得提昇之處。

首先,應加強我們團體對「天主臨在於聖堂中」的意識。有些人時常提出一種辯解,認為既然天主是無所不在,則強調天主在聖堂中的臨在,豈不是會導致人們忽略祂在我們日常生活和環境中的臨在?

的確,從本體而言,天主的存在是無限的,祂亦內在地存有於每一受造物之內。但祂在救恩史中的作為卻處處提示著我們:天主「尤其」臨在於某些事物當中。

這是我們所謂「神聖」的觀念。我們所信的既是「降生奧跡」的天主,就應在啟示的源流中、在救主耶穌的面上,去尋找天主的聖容,而不只是滿足於哲學家的「無形無像、無聲無味」的天主。聖詠的作者所說、而禮儀傳統中領主詠所常見的「請你們體驗及細看,上主是何等美善」(Gustate et videte quoniam bonus Dominus - Ps 33:9),多多少少也有這重意義。

由此可見,我們實在需要對各種聖事和禮儀標記所蘊含的信仰真理,加深認識和感受。若我們在浸洗的進行中,只從受洗者「落水」的事實,得出表面的認識、從而聯想到某某「無敵掌門人」的世俗趣味遊戲、甚至加以指手劃腳、訕笑和喧鬧時,則情況就有如主耶穌在撒種比喻所言的「你們聽是聽,但不了解;看是看,但不明白」(瑪13:14)。這些不都是我們應加以擯棄的「舊酵母」嗎?

由信仰的真理,可加以發展成真正的愛情。

若看著一位弟兄或姊妹領受洗禮,因而意會到水洗所帶來的罪赦、天主怎樣以極大的仁慈「收養」了這位「義子」、加入了教會、成了主基督的肢體、並領受了信徒的三重職務,則可大大地促進團體的深度團結和共融。

這就是我們所時常缺乏的「意識」。

2009年4月12日星期日

建立聖體聖事敘述

本年聖週四的「主的晚餐」感恩祭,教宗本篤十六世的講道內容,主要是從感恩經第一式(即羅馬正典)的建立聖事敘述出發,闡釋共融聖事的意義。

Look Upon the World With Eyes of Love

非常精彩!

2009年4月9日星期四

聖周四

今天在醫院上班,工作可謂「手不停」。

因返回堂區後,將要幫忙彌撒後朝拜聖體的祈禱事兒。眼見「大限」一秒秒地逼近,心裡的確有點著急、甚至接近沮喪的邊緣。

做著做著,差不多到傍晚七時許才可以離開病房。

「飛的」返回聖堂後,逕自走進堂區禮堂。看一看手錶:將近七時半。距離「主的晚餐」感恩祭的舉行,尚餘三十多分鐘。

在禮堂中的最大得著,是恰巧碰著我們今晚的主祭神父。也不知從哪裡來的感動,找他辦了告解。之後是一份「釋然」的感覺。

作為平信徒,雖然我們常在聖堂「內」「外」奔波勞碌,但本質上我們不是「奴隸」,而是「義子」。

在聖堂內,我找了一個接近領經員(由我們聖言宣讀組的組員擔任)的座位坐下。手中雖然拿著唸珠「口誦」玫瑰經,但「心維」的,則終究是鄰近的「手足」有沒有地方需要幫忙。

幸而發覺在禮儀籌備過程中的「疏漏」之處,都被「自動矯正」(auto-correct)了。不得不佩服領經姊妹觸覺的敏銳和功力的深厚,同時亦讚嘆天主聖言的智慧:「愛情遮掩一切過失」(箴10:12)。

神父在講道中,主要提及基督作為「僕人」的表樣。記得先前有某「才子」稱這位神父的祖國為僕人國家,我心想:其實教會才是實至名歸的「僕人國家」呢!

作為教友,我們實在應以「服務」為榮。古語有云:「執事敬,與人忠」--也許就是這種精神吧?

最令我感動的,是彌撒到了共融聖事的一刻,歌詠團所唱的:
長留聖體中,
主恩何深重,
離別雖在即,
思與人共;

從此至世終,
縱多少恩怨,
還如昔往日,
愛火熊熊......

不知怎的,當聽到「長留聖體中,主恩何深重」時,心中就泛起了最後晚餐的那一幕,彷彿真的感受到救主「se dat suis manibus」(祂親手將自己交出--〈皇皇聖體〉歌詞)那種捐軀、捨己、為愛和共融而受苦的心境。

在恭移聖體後的朝拜聖體時,為大家預備了馬爾谷福音中、主耶穌在晚餐後至被捕之間的聖經段落。原先是打算由四位聖言宣讀組的兄弟姊妹,以(一)(二)(三)(四)的順序去誦讀的。但我的手又好似突然間不聽指揮,結果是以(三)(二)(四)(一)的次序去讀。不過效果又幾好......

最後值得讚賞和感謝的是:歌詠團的泰澤祈禱歌聲,的確十分優美。

2009年3月31日星期二

羅馬禮特殊形式彌撒 :復活主日


今年復活節,特倫多禮儀小組的手足們,將邀請陳日君樞機,以羅馬禮特殊形式舉行彌撒。

若大家從來未聽過該主日的繼抒詠〈逾越節讚歌〉(Victimae Paschali Laudes)在禮儀中被隆重詠唱的「原汁原味」版本的話,則可以考慮參加這台彌撒。

2009年3月30日星期一

為教會祈禱

最近幾週,我們的教宗本篤十六世,正經歷著不尋常的考驗。

他在三月十七日,出訪非洲的航機途中,曾接受記者的採訪。而最受大眾注意的,則是以下這段關於控制愛滋病蔓延問題上的談話:

Father Lombardi:

And now, we again give the word to a French voice: It is our colleague Philippe Visseyrias of France 2.

Visseyrias:

Holiness, among the many evils that scourge Africa, there is also and in particular that of the spread of AIDS. The position of the Catholic Church on the way to fight against this is often regarded as unrealistic and ineffective. Will you address this topic during the trip? Very Holy Father, would it be possible for you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in French?

Benedict XVI:

I would say the contrary. I think that the most efficient reality, the most present at the front of the struggle against AIDS, is precisely the Catholic Church, with her movements, with her various organizations. I am thinking of the Sant'Egidio Community that does so much, visibly and also invisibly, for the struggle against AIDS, of the Camilliani, of all the sisters who are at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ick.

I would say that this problem of AIDS can't be overcome only with publicity slogans. If there is not the soul, if the Africans are not helped, the scourge can't be resolved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condoms: on the contrary, there is a risk of increasing the problem. The solution can only be found in a double commitment: first, a humanization of sexuality, that is, a spiritual and human renewal that brings with it a new way of behaving with one another; and second, a true friendship, also and above all for those who suffer, the willingness -- even with sacrifice and self-denial -- to be with the suffering. And these are the factors that help and that lead to visible progress.

Because of this, I would say that this, our double effort to renew man interiorly, to give spiritual and human strength for correct behavior with regard to one's body and that of another, and this capacity to suffer with those who suffer, to remain present in situations of trial. It seems to me that this is the correct answer, and the Church does this and thus offers a very great and important contribution. We thank all those who do this.

教宗自己的說話,其實是十分中肯和有道理的。他所指出的是,愛滋病給非洲所帶來的困擾和問題,不可單就「肉體」和「物質」的幅度和層面上,獲得有效解決。我們都知道,性接觸是愛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但人類的性行為不只是「動物」行為,而是自決進行的活動。所謂「安全」的安全套,相較染病所帶來的風險,其實亦並不怎麼安全。正有如俗語有云:「上得山多終遇虎」。

將安全套視為社會預防愛滋病的主要辦法,骨子裡其實就是肯定民眾缺乏「自制」的能力。當人們力竭聲嘶地,對教宗的言詞盡情唾罵時,實際上亦同時是否認著人類自己,能夠認真、負責任和忠信地看待和處理自己的「性慾」。再沒有比這更大的對人性的侮辱了。真是吊詭得很呢!

話說回來,最近幾天小弟翻看禮儀改革前後的聖週禮儀,赫然發現原來在「古老」版本中,以前人們是這樣為教會祈禱的:

Orémus, dilectíssimi nobis, pro Ecclésia sancta Dei: ut eam Deus et Dóminus noster pacificáre, adunáre, et custodíre dignétur toto orbe terrárum: subjíciens ei principátus, et potestátes: detque nobis quiétam et tranquíllam vitam degéntibus, glorificáre Deum Patrem omnipoténtem.

直譯:
親愛的諸位,願我們為天主的聖教會祈禱--願我們的主、天主使她得享太平、團結合一、並在全球各地守護她,又使身處高位和有權勢者順從她。求主亦賜我們能安度平靜的生活,以光榮全能的天主父。
當中「subjíciens ei principátus, et potestátes」一語,最為觸動我的心靈。

這句禱文所求的,其實是包括政府、政治和經濟制度、甚至傳媒生態和社會風氣,都能皈依救主的福音,並服膺於慈母聖教會的牧養和教導。

2009年3月23日星期一

額我略詠

從網上找到一篇貼文,轉載額我略詠(Gregorian chants)四線譜的簡易指南。
小弟最初接觸額我略音樂,是在玫瑰崗學校就讀初中的年頭。當時音樂科的課本有一首〈Veni, Veni, Emmanuel〉,而在小聖堂的祭衣室則有幾本「古董書」,當中包括一本道明會的《遊行禮典》(Processionale O.P.) 。

在一間道明會神父創辦的學校中,小弟所最為神往的,要算是聖多瑪斯的〈皇皇聖體〉(Pange, lingua)了。聖師神學思想的深邃,固然令我拜服,但我卻更敬佩他的「EQ」。的確,一個人精於思考、或處事以理性主導,本身並不否定「愛」和「情感」的自然且優美的流露。聖多瑪斯所編的禱詞和聖詩,可謂每首都是我的靈性食糧。

記得中三或中四那年的聖週四,小弟「膽粗粗」地提議當時的輔祭會神師范士豪神父,考慮在「主的晚餐」感恩祭後、恭移聖體遊行的部份詠唱〈Pange, lingua〉。也虧當時范神父慷慨地應允,於是在當時每年隆重地詠唱這首聖詩,就成為一項「傳統」了。

現回想當時神父和輔祭們,以雄渾的歌聲詠唱這首聖詩的情景,實在十分值得回味。

2009年3月21日星期六

四旬期第四主日:歡喜主日

過著過著,四旬期已過了一半。

教會透過她的禮儀,繼續鼓勵我們:

Deus, qui per Verbum tuum humani generis reconciliationem mirabiliter operaris, praesta quaesumus, ut populus christianus prompta devotione et alacri fide ad ventura sollemnia valeat festinare.

這裡有幾個值得注意的概念。
  1. 天主藉著祂的聖言,奇妙地履行與人類的修好。
  2. 我們懇求天主,好使基督子民,能加以「保重」(valeat),好能「奔赴」(festinare)將要來臨的節慶。
  3. 如何保重?透過虔敬(devotione)和信德(fide)。
  4. 怎樣的虔敬?這是一種準備好的、隨傳隨到的虔敬(prompta)。
  5. 怎樣的信德?這是一種活潑的、躍動的信德(alacri)。

這篇禱文亦提示我們,「信德」不應只是知性層面的言說,而亦要在生活中兌現、且應展現出超性的喜樂。

本主日的讀經,第一篇的編年紀,與若望福音的篇章「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初看起來似是不很連貫。但經過深思後,發覺原來「修和」的意義,乃涵蓋了今天的幾篇選經。

編年紀的篇章,仿如史官的一篇深切反省,亦甚具歷史神學的幅度。以色列的子民縱然不肖,但更重要的訊息,乃是天主仍為他們的流徙,訂下一個限期,好使他們「一旦流亡期滿」後,可以返回聖城,並把聖殿重建。甚至「時期一滿」,即派下自己的獨生子,到來拯救世界。

今天的進堂詠和升階詠,均以聖詠第一二二篇(拉丁通行本則為 Ps 121 - Laetatus sum)的〈登聖殿歌〉--「我歡喜:因為有人向我說:我們要進入上主的聖殿!」--為主幹,可說是貫穿了本日的主題--歡喜主日(Laetare)。


這是一種因著「失而復得、死過返生」的經歷,所作的慶祝和紀念,也是我們之所以「歡喜」的基礎。

2009年3月19日星期四

聖若瑟

今天是普世教會慶祝聖母淨配、聖若瑟的瞻禮。

歷史上,聖若瑟敬禮的形成,要比聖母敬禮來得遲。在近數百年,才有較明顯的發展。而在禮儀上的重視,則是最近一百年左右的事。

按照教會的傳統,敬禮聖若瑟,往往與欽佩他的德表有關。福音上對他的記載並不多,只說他是一位義人。我們主要是透過他在幾件事情(與聖母婚事的處理、對天使通傳上主旨意的服從、對嬰兒及孩童耶穌的照顧和安排)的舉措中,對他的品格和德行有所認識。

迄今在教會內,述及聖若瑟的最權威文件,則要數已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頒布的《救主的監護者》(Redemptoris Custos - 英文版拉丁文版)宗座勸籲了。Fr. Reginald Garrigou-Lagrange 在他的著作《The Mother of the Saviour and Our Interior Life》中,亦曾有一篇短章,很有系統地述說聖若瑟在天主預定計劃的救恩史中,所擔當的角色和地位,以及他所展現的德表。

小弟在中大就讀醫科的最後幾年,曾有好一段日子住在威爾斯親王醫院的宿舍。那兒與沙田的聖本篤堂,是十分相近。記得在終段考試前,亦有相約幾位知心好友到聖本篤堂參與彌撒,並在聖若瑟的聖像前點上蠟燭,祈求這位聖人的代禱。 事後反省,該次考試得以「碌過」,實乃聖人代禱所賜也。 羅馬禮特殊形式在這慶日的集禱經,對我亦十分有意義:

Sanctissimae Genetricis tuae Sponsi, quaesumus, Domine, meritis adiuvemur: ut, quod possibilitas nostra non obtinet, eius nobis intercessione donetur: Qui vivis et regnas ...

拙譯:
主,願我們賴你至聖母親淨配的功勞,而獲得助佑:好使那單靠我們所不可能獲致之事,能藉他的代禱而賜給我們:你永生永王......
聖若瑟給我的最大啟發,是在平凡生活中,應如何「成聖」和「做一個好男人」的召叫。他的一生,真可謂寂寂無聞。然而他在世的功勞,及對天主救贖工程所作的配合和貢獻,則絕不簡單。 好男人的主保,為我等祈。

2009年3月18日星期三

感恩經


翻閱新版聖週禮儀的《逾越節三日慶典--主的晚餐》部份,在聖周四夜間禮儀的一整頁介紹內,最令我矚目的,是關於感恩經的指導:

今晚宜用「感恩經第一式」。
也許可以在這裡問一問:大家在彌撒中,何時曾聽過這篇感恩經?

答案很可能是:從未。

也許這是梵二後的禮儀改革,在很多人的心中,形成一種「斷層」的原因。在教會內,為數不少的人士,均認為這篇承自拉丁傳統的感恩經,不論是當中的概念抑或形式,都已經過時(out-dated),並與他們不相干(irrelevant)。

羅馬彌撒經書總論第365條:

可遵照下列準則,選擇「彌撒程序」(Ordo Missae)內的「感恩經」:

a)感恩經第一式,亦即羅馬正典(Canon Romanus):(在任何日子,)常可採用。本感恩經,在某些日子,附有特殊的「我們聯合整個教會……」(Communicantes),又在某些彌撒,附有特定的「上主,所以我們懇求你,悅納……」(Hanc igitur),因此,在這些日子和這些彌撒,尤其適合採用本感恩經。本感恩經也提及宗徒和某些聖人的名字,因此在他們的慶典上,尤其適合採用本感恩經。本感恩經也適用於主日,除非因牧靈理由,而選擇感恩經第三式。

b)感恩經第二式:因其固有特色,適用於週內的平日,和特殊的情況。本感恩經雖有其固定的頌謝詞,但也可與其他頌謝詞合用,尤其是那些綜合救恩奧蹟的頌謝詞,如通用的頌謝詞。為亡者獻祭時,在「求你也垂念我們的弟兄……」之前,可加念為亡者的特殊經文。

c)感恩經第三式:可與任何頌謝詞合用。本感恩經在主日與慶日尤其適用。若在亡者彌撒中採用本感恩經,在「……仁慈的聖父,求你使散居各處的子女,和你團聚」之後,可加念為亡者的特殊經文。

d)感恩經第四式:附有不可更改的頌謝詞,扼要地陳述整個救恩史。本感恩經可用於沒有專用頌謝詞的彌撒,以及常年期的主日。

在香港,很明顯地是感恩經第二及第三式的使用,佔了絕對優勢。而在小弟的堂區,則是近乎絕對地,採用感恩經第二式。相信很多外藉神父應用本地語言方面的障礙,是其中的一個因素。另一「牧民」理由,則是第二式比較「短」和「簡單」。

按照上述指示,則其實在主日彌撒中,教會是相當鼓勵使用感恩經第一和第三式的;反而第二式則更適合於平日彌撒中使用。

說到這裡,我們就似乎進入了在禮儀的舉行時,在各種合符禮規的做法中,應該如何取捨的問題了。也許可以遲些再返回這題。

在聖週四「主的晚餐」彌撒中,當日的彌撒經文是與感恩經第一式聯繫起來的。大家可以感受一下當中的深義(該日的專有部分,以粗體顯示):

......我們聯合整個教會,慶祝這至聖之日,因為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已為我們犧牲了;我們也首先紀念終身童貞榮福瑪利亞--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天主之母,並紀念聖母的淨配聖若瑟,及你的聖宗徒和殉道者:伯多祿、保祿、安德肋,以及所有聖人;藉他們的功勞和祈禱,求賜我們在一切境遇中,蒙受你的護祐。

上主,我們懇求你,惠然收納你的僕人和你全家所奉獻的這些禮品:因為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在這一天,把他聖體聖血的奧跡,託付了他的門徒們,並命令他們以後照樣舉行。求你使我們一生平安度日,脫免永罰,並恩准我們加入你簡選的人群中。

天主,我們懇求你,聖化並接受這些禮品,使成為你歆饗的完美祭獻:就是你鍾愛之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聖體聖血。

他在為了我們和眾人的得救而受難的前一天,也就是今天,把麵餅拿在他神聖而可敬的手中,舉目向天,仰望你、他的全能天主聖父,感謝讚頌你,分開,交給他的門徒說......

也許這就是禮儀慶典所紀念「今天」(hodierna die)所發生奧跡的意義。

2009年3月16日星期一

忙著忙著

忙著忙著,原來差不多已有一個星期,未有在網誌上留言了。

發覺不論在工作抑或工作以外,都忙得很。

相信不少堂區,都已十分忙碌地預備聖週禮儀了。

今個主日的福音,記載了主耶穌引述聖詠(69:10)的一句:「我對你殿宇所懷的熱忱,把我耗盡」(若2:17)。反省著救主的這話,亦不無感慨。

甚麼是「對聖殿的熱忱」?

曾幾何時,當自己還是小伙子時,的確是有很多時間,是可以留在上主的殿裡。但隨著年月漸長,要兼顧的事務,又的確是那麼繁多。有時心裡的確會有一種將信仰加以「抽象化」的誘惑──用「心」去掛念,不就成了嗎?為何一定要返聖堂?譬如,從倫理學的角度而言,有時當你的確十分繁忙、「插針不入」、分身不遐時,則主日返聖堂望彌撒的本分,不是可以被「消減」甚至「免除」嗎?

幸而,雖然這種誘惑的確十分真實,但感謝天主──他透過讓我認識禮儀,來幫助我克制這些藉口。愛,不可能只是空口說白話──它要求具體的行動,作為自身的標記和證據。相信這亦是各種聖事的根本意義。

的確,在身處各種受造物之間、相互牽引和拉扯的關係中,我們有必要為著得救的緣故,而為不同事物設定各項優次。當我們說自己「忙到」不能抽出時間去做一件自己良心認為重要的事時,我們實在有必要反省:自己是否在一些額外和可有可無的事上,多浪費了時間?

記得主耶穌在幼年時已對聖母和聖若瑟說過:「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那裡嗎?」(路2:49),又對忙碌不堪的瑪爾大這樣說:「需要的事惟有一件」(Unum est necessarium – 路10:42)。

與主密談,的確是十分需要。然重要的是必須討諸實行,且持之以恆。

2009年3月12日星期四

新版聖周禮儀

經彌額爾兄弟的介紹,得知教區禮儀委員會辦事處,已將新版的聖周禮儀經文,放了上網

縱觀這套新版譯文,相較於以往沿用的版本,不論在經文或禮規方面,確實更為精細。

例如聖周五、救主受難紀念的禮儀開端禱文第二式。舊版本是這樣的:
天主,你以聖子基督的苦難,使人類免遭原罪的遺害,解除死亡的羈絆;雖然我們本性像似原祖,求你助佑我們,仰賴你恩寵的聖化,肖似基督。
而新譯文則為:
天主,你藉著你的聖子、我們的主基督的苦難,解除了因原祖的罪,而遺給後世子孫,所繼承的死亡。求你使我們,得與基督同化;正如我們基於本性的定律,而曾帶著那屬於塵土的肖像,願我們賴你恩寵的聖化,也能帶上屬於天上的肖像。
可見新譯文更貼近原文的意思:
Deus, qui peccati veteris hereditariam mortem, in qua posteritatis genus omne successerat, Christi Filii tui, Domini nostri, passione solvisti, da, ut conformes eidem facti, sicut imaginem terreni hominis naturae necessitate portavimus, ita imaginem caelestis gratiae sanctificatione portemus.
老實說,拉丁文譯為中文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將一些複雜的神學概念、轉化為易於領會的本地語言,殊不容易。要做得十全十美,則幾乎不可能。羅國輝神父所提及的翻譯要求:「傳神」和「動心」,亦不是沒有道理的。

若有機會的話,小弟希望在往後的四旬期餘下數週,細讀新舊版本的《聖週禮儀》,嘗試比較兩者的異同,並加以反省。

既為以往前輩們所付出的努力而感恩,亦為新版的成果而雀躍。

2009年3月8日星期日

聖母經

今期公教報的讀者心聲專欄,刊載了一位伯多祿兄弟,對現時中譯聖母經所提出的批評

他主要認為,「你的親子耶穌」一語當中的「親子」,沒有文言文的「胎子」那麼貼近原文。他建議:現時的中譯經文,應將「fructus ventris」譯為「胎兒」。

我認為,很多時這些意見,其實往往都是基於對翻譯過程中,某些意念的堅持。

事實上,一篇禮儀或敬禮禱文的翻譯過程,往往充滿著各種各樣的考慮,亦牽涉到不同方面的取捨與選擇。基本上,一篇經文在經過翻譯後,已被轉化成在另一媒介下的存有。譯者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作出的「篩選」和「揀擇」,不一定出於對原文意義的否定或忽視,而更可能是基於實際的困難。

情況就有如當我們將聖熱羅尼莫所譯的拉丁文聖經通行本,與現時教會所核准的新拉丁通行本作一比較時,我們亦可發現到聖人的譯文中,往往有未盡人意之處,但我們不會因此而質疑聖人對聖經和拉丁文的認識。懷著欣賞和諒解的心,去細味前人的辛勤成果--得益的,將是作為後人的我們。

禮儀改革給人一種常見的觀念,認為將拉丁文的禮儀文本,統統譯成本地語言,就可大功告成。這種心態往住使個別信友(甚至團體),滿足於現有譯文的局限之中而不自知。

我並不提倡那種以單一譯文作為禮儀行為或宣講說理最終依據的「雞毛主義」。而從另一角度說,若有人是故意要把經文斷章取義,以作為攻擊的把柄,則譯得再好都於事無補的。

我並不反對論者的堅持,但當他們對現時教會所合法批准、而教友們也慣於採用的表達加以批評,並傾向以負面形容詞(如:「畫蛇添足」、「有點不敬」等)予以描述時,則難免對普羅信眾的虔敬情感,造成傷害。

說到底,為我們團體的知性發展,除「譯文」外,亦需要「註解」,方可走出這個困局。

2009年3月6日星期五

拉丁文

從今期公教報得悉,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將於今年七月尾至八月,舉辦一項拉丁文的密集課程。


老實說,香港以至整個中國教會,實在需要更多的教友懂得拉丁語。這不僅為自己進一步認識、加深和鞏固信仰有所幫助,亦可在宗教及文化交談、以至網上資源開拓的層面上,給教會作出貢獻。

在這網絡時代,用拉丁文作為主要用字,在google進行搜尋和研究,往往亦非常有效。

有興趣的兄弟姊妹,請考慮一下。

2009年3月4日星期三

耶穌被抄牌?

在網上Facebook的交談中,禮儀討論演變為神學討論。

有姊妹將人們根據禮儀原則,向神父建議或提問的行為,稱為神父「被人抄牌」(!)。

先別論這動詞是否正確或貼切,討論這樣繼續:
如果耶穌係(在)聖體櫃顯現,又行落地,唔知會唔會都俾人抄牌呀!
這就涉及信理神學的範疇了。

小弟的回應是這樣的。

有趣。

這個「如果」的確可圈可點呢。

若主耶穌真的在聖堂中顯現,而我又有幸看得見的話,則按理而言,我患上思覺失調的機會,要比看到奇跡的機會為高。

肉眼所看得見「耶穌顯現」給我的肯定性,遠遠不及在聖體櫃中、主耶穌在餅酒形下真實臨在所給我的肯定性。前者是可有可無的私人啟示,而後者則是教會訓導的信理。

作為天主教徒,將「基督」和祂的「教會」對立起來討論,是有危險的。

教友對禮儀的看法和意見,或多或少地表現著某種對「教會是甚麼」、「信仰是甚麼」的觀念和認識。

上述意見,反映出不少教友,其實認為現時教會的表現和做法,與主耶穌自己的意願之間,相差甚遠,以致得出「耶穌被抄牌」這一設想來。

2009年3月1日星期日

禮儀的精神與規範

過往幾天,一直思索著禮儀精神與禮儀規範之間的關係。

有人認為,梵二大公會議所頒佈的《禮儀憲章》,強調促進信友的主動參與--

Pastors of souls must therefore realize that, when the liturgy is celebrated, something more is required than the mere observation of the laws governing valid and licit celebration; it is their duty also to ensure that the faithful take part fully aware of what they are doing, actively engaged in the rite, and enriched by its effects. (SC 11)

這種意見甚至傾向於認為,為促進教友的參與,有些禮儀上違反禮規的舉措,仍屬正當。例如:
  1. 主禮在禮規未有准許的情況下,加插個人(學習或默想所得、「受聖神感動下」說出)的說話。
  2. 未有遵照禮規的要求,在指定的地方履行主禮的職務。
然而,大公會議在同一份文件中,亦強調了--

Therefore no other person, even if he be a priest, may add, remove, or change anything in the liturgy on his own authority. (SC 22, 3)

小弟為此問題,重讀了教宗本篤十六世的《愛德的聖事》宗座勸籲。當中他提到「Ars Celebrandi」,即「慶祝的藝術」。他寫到:

38. In the course of the Synod, there was frequent insistence on the need to avoid any antithesis between the ars celebrandi, the art of proper celebration, and the full, active and fruitful participation of all the faithful. The primary way to foster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People of God in the sacred rite is the proper celebration of the rite itself. The ars celebrandi is the best way to ensure their actuosa participatio. The ars celebrandi is the fruit of faithful adherence to the liturgical norms in all their richness; indeed, for two thousand years this way of celebrating has sustained the faith life of all believers, called to take part in the celebration as the People of God, a royal priesthood, a holy nation (cf. 1 Pet 2:4-5, 9).

40.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ars celebrandi also leads to an appreciation of the value of the liturgical norms. The ars celebrandi should foster a sense of the sacred and the use of outward signs which help to cultivate this sense, such as, for example, the harmony of the rite, the liturgical vestments, the furnishings and the sacred space. The eucharistic celebration is enhanced when priests and liturgical leaders are committed to making known the current liturgical texts and norms, making available the great riches found in the General Instruction of the Roman Missal and the Order of Readings for Mass. Perhaps we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our ecclesial communities already know and appreciate these resources, but this is not always the case. These texts contain riches which have preserved and expressed the faith and experience of the People of God over its two-thousand-year history. Equally important for a correct ars celebrandi is an attentiveness to the various kinds of language that the liturgy employs: words and music, gestures and silence, movement, the liturgical colours of the vestments. By its very nature the liturgy operates on different levels of communication which enable it to engage the whole human person. The simplicity of its gestures and the sobriety of its orderly sequence of signs communicate and inspire more than any contrived and inappropriate additions. Attentiveness and fidelity to the specific structure of the rite express both a recognition of the nature of Eucharist as a gift and, on the part of the minister, a docile openness to receiving this ineffable gift.

按照教宗的此一訓導,則讓教友們對禮儀規範有所知悉,以便於遵從,才是促進「主動參與」的正當途徑。

小弟常有感於堂區團體的禮儀生活中,神父們似乎被賦予了很多「額外」的權力,但往往都是缺乏法理基礎的。在四旬期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某些人士的婚姻彌撒中,被主禮神父容許使用「亞肋路亞」(Alleluia)。這種現象,彰顯了個別教友和神職將禮儀私有化的傾向。當禮儀的形式受損時,則禮儀所本有的精神亦勢將被破壞。而「重私利、輕公益」的心態,最後亦令整個團體受到傷害。

在香港,不少教友對中國傳統婚姻禁忌,可謂「跟到足」,但對教會禮儀節期的禁忌,則「當佢冇到」。到底背後是隱藏著甚麼心態?

若細究這些事情得以發生並持久延續的各種原因,則往往得出令人更為憂心的結論。

2009年2月24日星期二

四旬期的計算

有朋友致函,查詢四旬期的計算方法。他的問題是:由聖灰禮儀日至復活節,當怎樣數才算是齊整的四十天。

小弟的心得是:
  1. 由聖灰禮儀日至聖週六之間,略去主日不數,則剛剛可湊足四十天。
  2. 另外,由四旬期第一主日,至聖週四,包括主日,亦剛剛好是四十日。

前一種算法,是遵循羅馬教會在主日不守齋的傳統,而得出的方法。而後一種算法,以四旬期第一主日為四旬期的開始,而以「逾越節三日慶典」的開始(即聖週四主的晚餐彌撒)作為四旬期的結束,則可能是根據更古老的傳統。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羅馬教會傳統上在主日不守齋,但整個禮儀仍保持著「克制」的色彩。因此,由聖灰禮儀日至聖週六的夜間禮儀前,均不會詠唱「亞肋路亞」--而把它留給復活慶典。

2009年2月20日星期五

Have Faith ...

尚民在先前的一條論及默主歌耶的題目給予意見,值得各位讀者留意:

尊重你的看法但不敢茍同...

固然,如果一切都只著重於神蹟而不顧靈魂上的益處, 就很不妥當。但縱觀曾到過默主歌耶的教友確實在信仰生活上大有進步,這正是聖母所呼籲的。不得不否認的一點是,天主的義怒確實已快滿瀉了;而默主歌耶的信息亦是在回應聖母在花地瑪等地的呼籲。即使如果你今天告訴我所有神視者也在說謊,聖神也巧妙地讓他結出豐盛的果實。Have Faith! He will take care of the rest.

個人對默主歌耶是中立的,因為我覺得只有天主才全知一切。我知道的既然那麼有限,就不該評論些甚麼。其實,顯現與否真的一點也不重要。回應聖母改變生活才是關鍵。畢竟,沒有事比人靈的得救來得更重要。只要人靈能得救,一切犧牲和困擾都來得有價值。耶穌也不是為這來到世上嗎?

小孩子才能進天國。讓我們拋下一切個人理性的分析及成見,而將自己的心完全交付給聖母,熱心回應, 好使她能帶引我們,步武基督。因為沒有事比人靈的得救來得更重要。

默主歌耶的支持者們,十分喜歡以朝聖者的數目和他們的「皈依感受」來說明這些的確是「聖神的果實」,並將聖神的作為推廣至「默主哥耶聖母」這個原因,來試圖論證這聲稱顯現的正當性和真實性。

然而細究之下,這種思維明顯地暴露出「假性因果」(cum hoc, propter hoc)的謬誤。前往默主哥耶的人士當中,本身有很多人已經是很熱心和在屬靈生活上很進取的教友。當他們一大群地聚集到一個地方,則有很大可能令該處地方充滿天主教色彩,甚至令一些本來冷淡的教友或外教人士深受感動。教會所舉辦的大型聚會,如普世青年節,亦具備這種特色。

若我們套用先前提到過的「懷疑偽鈔」類比,來說明一些貌似聖善、但來歷不明的人士對個別信友和團體做成的影響,則我們可以發現:很多教友所認同的「善果」,其實是與它們被「信以為真」的程度相輔相承的。

但除了「善果」外,默主歌耶地區所出現的「惡果」亦是不爭的事實。

首先,默主歌耶「顯現」的那位「聖母」,在很早的時期起,就已與當地的教區主教Pavao Zanic作對。一些早期「訊息」,甚至對主教依法懲處違反紀律的司鐸,有所偏幫。這可說是默主歌耶問題的第一個警號。

其次,早期「聖母訊息」中,包含若干聖經和神學上的謬誤,最明顯的莫過於以下這些訊息:

你們要有信德,不要做懷疑者猶達斯。

後來神視者的神師,將「猶達斯」改為「多默」!又例如:

我並不分配所有的恩寵。我只從天主那處,獲得我所祈求的一切。

這明顯與聖母作為諸寵中保的道理有所出入。聖母作為諸寵中保,乃有教會的禮儀佐證,且其經文現時為聖母軍的兄弟姊妹採用:「主耶穌基督,我們在聖父前的中保,你既願以你的母親、萬福童貞瑪利亞,立為我們的母親,在你前作為我們的中保:求你仁慈恩賜,使凡向你求恩的,都能藉著她而幸獲一切所求。」

由塵土而來的肉身,在死亡後解體。它永不再有生命。人將另接受經轉化的身體。

這與公教信德所確信的肉身復活,不能相符。

第三,默主歌耶的神視者們,屢次地對教區主教的要求和命令,置若罔聞。這種不服從的表樣,造就和延續了當地一些方濟會士的背叛和違法行為。他們佔據了不少聖堂,非法(illicitly)且無效地(invalidly)舉行修和、婚配和堅振聖事。

第四,神視者的神師們,在普世教會內有如招搖撞騙的「過街老鼠」。例如:Fr. Jozo Zovko被揭發在已被褫奪職權(faculty)的情況下,在其他教區內舉行彌撒和聽告解;而 Fr. Tomislav Vlasic 則在去年,遭到教廷信理部的懲處。

小弟其實十分認同,「人靈的得救」應該是我們處事待人的最終動機,及最高原則。然而,這動機卻並不自動使所有相關行為變得正當。

尚民有言:「只要人靈得救,一切犧牲和困擾都來得有價值」。若這些犧性和困擾是來自行善,則它們當然具備珍貴價值。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犧牲和困擾,都有如此價值。聖保祿宗徒嘗言:「我痛擊我身,使它為奴,免得我給別人報捷,自己反而落選」(格前9:27)。認真的靈修生活,要求我們具有明辨的能力。

默主歌耶的可怕及危險之處,是在於肉眼所見的各種表面善果,與「服從」的傳統德行水火不容。然而,在靈修道路上,及在教會生活中,對長上和合法權力的服從和聽命,乃真正聖德的試金石。

誠如撒慕爾所言:「聽命勝於祭獻,服從勝過綿羊的肥油脂。背命等於行卜,頑抗與敬拜偶像無異」(撒上15:22-23)。本來,撒烏耳要留下阿瑪肋克人的牛羊、用來祭獻給天主的動機不是不好,但他恃著自己的「理性」,而違抗了天主藉撒慕爾所吩咐的命令。就如在禮儀行為中,未有按照天主藉教會所指定和吩咐而行事,則顯然是不能中悅天主的。

在新約時代,主耶穌亦賦予了宗徒和他們的繼承者(主教們)這種訓導和監管的權利:「聽你們的,就是聽我;拒絕你們的,就是拒絕我」(路10:16)。

不少靈異經驗、神慰和群眾的積極反應,的確可成為放在厄娃面前、「好吃好看、令人羡慕」(創3:6)的果子。果子本身是好的,但當天主叫我們不要吃它時,它就是「禁果」了。

當我們渴望人靈得救時,我們亦深切地渴望所有人靈,都能團結於教會的共融之內。但默主歌耶帶來的皈依,往往是在另一更深的意義下,損害教會的共融。

魔鬼的絕招,是將敗壞的事物埋藏於表面美好的事物之下。這「套餐」(package)在救恩史和教會歷史中,曾在不少人的靈修生活中,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憤慨。

當我們將默主歌耶現象視為正當時,就是隱含地認同了它背後蘊含的思維:「按己意行事,而駕空並拒絕服從牧者的判斷,可以是正當的」。在我們為「很多朝聖者感受深刻」、「很多人皈依了」而雀躍時,不經不覺地,我們的仇敵,已將致命的特洛依木馬,放進天主之城了。

2009年2月19日星期四

Servi tui inutiles

過去兩晚,小弟於下班後,專程前往位於教區中心的禮儀委員會辦事處,並向辦事處主任羅國輝神父請益。

教區禮委是一個非常忙碌的部門。那裡的會議室,總是放著一大堆有待處理的文件、參考書和作業。

在那裡,若你真的肯去幫忙的話,是有很高機會,能夠找到一份適合你的任務的。

想到這裡,我記起錄於《時辰禮讚》的一篇晚禱經文:

Deus omnípotens, qui hódie servos tuos inútiles in labóribus roborásti, hoc laudis súscipe, quod tibi offérimus, sacrifícium vespertínum, de suscéptis a te munéribus grátias referéntes.

拙譯:

全能的天主,今天你在各種勞苦中,振作了你的無用之僕:求你收納我們、為領受了你所賜的各種恩惠衷心致謝、而向你獻上的晚祭。

(參閱聖詠集第二週:星期一晚禱)

Servi tui inutiles」(「你無用的僕人」)這個令我印象深刻的「銜頭」,很明顯地出自救主在福音中的教訓(路17:10)。反省之下,其實對我們作為基督門徒的處境,實在是十分貼切的形容。

基督徒生活其中一個最吊詭的地方,就是我們本來一無所有、亦一無所能、且一無可恃。但天主卻把先知、君王和司祭的重任,委託給我們。作為「先知」,我們要有敏銳的判斷力,更要具備基督徒見證所要求的生活品質和勇氣;作為「君王」,我們需要認清世間事物在天主計劃中的應有秩序,而又肯去鼓勵和協助同伴們貫徹實行,以達到目標;作為「司祭」,我們亦被預期要把握生活中的優次,而又能時刻把天主的光榮,置於首位。

當我們深知力有不逮,而又「侷住」要擔當和履行不少教會內外的各種職責和大小任務,則從常理而論,各種「失誤」和「走樣」的出現,其實是有著一種必然性,甚至可說是「意料中事」。

於是我們就要如同聖保祿宗徒一樣慨嘆--「我們是在瓦器中存有這寶貝」,「為彰顯那卓著的力量是屬於天主,並非出於我們」(格後4:7)。

在這境況下,我們該如何自處呢?

2009年2月18日星期三

禮儀與道德判斷

就著先前的堂區風波,朋友寄來另一教友的回應。

我只想說事件本身並無任何對錯,因為事件是已發生的歷史,是中立的資訊。只有接收的人把自己的感覺加到事件上,並以價值觀衡量之......

我會應為重要的不是行為,是人的本質......

重點是當事件發生時,你是選擇用什麼方式看待呢?什麼才是重要呢?是禮儀區分天主教的獨特性?還是世界大同?

對上述分享,小弟不無感觸。
  1. 將禮儀事故視為「本身並無任何對錯」,且將它們的價值定位為「中立的資訊」和在於「接收的人把自己的感覺加到事件上」、「以價值觀衡量之」,明顯是將一些本來具有客觀標準的事物,予以主觀化、並把它們簡約和縮減,成為屬個別人士喜好和口味之類的事物。
  2. 然而教會禮儀的存在,正正就是為了要彰顯信仰的內涵、並展示它們和我們的關係。而這些關係和價值,在禮儀中透過外在的形式表達出來,則有助加強社群的團結與和諧。在一個特定社群中,有它約定俗成的習慣和禮節;而教會作為社群,亦不能例外。
  3. 當社群的成員,發現到團體內部的某些缺憾和不足時,予以面對,並因而產生消極的情緒和反應時,該些「情緒」和「反應」不一定與現實世界或客觀態度毫不相干。古人有謂:禮的其中一個要點是「喜怒哀樂,發而中節」。而孔子在面對著嚴重越禮行為時所發出的呼號:「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肯定沒有「把自己的感覺加到事件上」這麼簡單。
  4. 人是道德動物。他所行的事,或多或少地,涉及理性和意志的運用,且要視乎所作的個別事情,能否達到本身預期、以至整個人生的目標,來決定成敗和對錯。一位醫生手術失誤、或一位司機酒後駕駛導致他人死亡,絕不可透過將它簡化為一件「歷史事件」或「中立資訊」,而迴避當事人所應負上的道德責任。
  5. 人的行為,與人的「本質」,兩者其實都重要。一個人所做的事,對於他作為一個怎樣的人,可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將一個人的品格和他的個別行為予以分割,乃是否定兩者之間所存有的潛在因果關係。情況就有如頑皮學生的狡辯:雖然我不勤力讀書,以致考試肥佬,但我仍是一個好學生!
  6. 天主教不反對世界大同,但反對宗教混合論。正所謂「祈禱律制定信仰律」(legem credendi statuat lex supplicandi),公教會禮儀經文和禮節的完整表達,本質上乃是專為公教信仰服務--因而實際上不可能與非天主教的信仰立場和態度並存。這不是「排他」或「唯我獨尊」與否的「獨特性」問題,而是天主教徒自身的身份認同問題。

2009年2月17日星期二

拘泥與執著

日前張貼的網誌,在堂區內掀起了小風波。

有教友認為「隨意更改感恩祭內的元素的確不妥」。

亦有弟兄認為「拘泥於此,於您和天父的關係有甚麼幫助」、「禮儀對錯,一時一地之事,倘若回到教會伊始,甚麼禮儀都沒有的時候,有甚麼人會談禮儀」。

我的確十分希望,是次討論不會只流於「感覺」和「口味」的主觀喜好層面。否則我們堂區的團體永遠長不大、不能成熟起來。

--------------------

有時一些教友的言說,往往建基於一種關於歷史事實的假設。按照這種假設,教會在起初的時候,是從「真空」的狀態下開始。因而並沒有任何「禮儀」可言。

然而這種假設並不正確。宗徒時代的初期教會,至少在起始時代仍與耶路撒冷的聖殿和各地的猶太會堂有所聯繫。當聖殿被毀、基督信仰的群眾與猶太會堂傳統分道揚鑣時,教會的禮儀聚會就將會堂的儀式搬到自己的地方,而逐漸演變為我們現在所稱的「聖道禮儀」。而按照基督的吩咐所舉行的「紀念」,則成了我們現在所稱的「聖祭禮儀」。這種發展的被「定型」,則在早至第二世紀初的教父聖儒思定(St. Justin)的著作中,已見有所敘述了。

新約初期的宗徒大事錄,既有描述教會初期的「擘餅」(fractio panis)儀式;而聖保祿宗徒在致格林多人書信中,強調他指導地方教會的「主的晚餐」(Cena Domini)安排,乃源自宗徒的傳授。新約後期的致希伯來人書信,著重闡釋新約祭獻相對於舊約祭獻之間的發展和關係;而默示錄則更是一部關於教會如何從末世角度來瞻仰所舉行禮儀的書。

「甚麼禮儀也沒有」一語,可謂十分費解。

若說對應有秩序的執著,都可被稱為「拘泥」的話,則聖保祿宗徒在面對格林多教會種種亂象時所說的名句:「一切都該照規矩按次序而行」(格前14:40),都可謂拘泥得很了!

--------------------

按照教廷聖禮部的訓示:

......為此我們不能對流弊保持緘默:它們有些頗為嚴重,違反禮儀和聖事的本質,與教會的傳承和權威背道而馳,且經常在某些教會環境中危及禮儀慶典。有些地方,在禮儀規範上的流弊幾乎已習以為常,這顯然是不可容許的,並應當停止。

教會當局頒佈的規範,必須表裡、思言行為一致地予以遵守。只在外表拘守規範,顯然與神聖禮儀的本質相違,因為在禮儀中,主基督願意聚集祂的教會,使教會與祂成為「一心一體」。為此緣故,外表的行動,應受到信德與愛德的啟發,好能與基督、與他人彼此結合,並激發我們關愛貧困者、受苦者。此外,禮儀中的話語和禮節,也是基督心意的忠實表達,是在世紀更迭中逐漸形成的,教我們具有基督一樣的思想:只要我們的思念與禮儀中的話語相符,便能舉心向主......

對於基督所定立的,教會無權干預,它構成禮儀不能改變的成分。假若中斷了聖事與其建立者基督之間的聯繫,假如不把它們與教會源始事件相連,對信友並無任何俾益,反會使他們嚴重地受到損害。事實上,神聖禮儀與教義的原則是緊密相連的,因此,採用未經批准的經文和禮節,其結果只會削弱或失去祈禱律(lex orandi)與信仰律(lex credendi)之間的必要連繫。

感恩祭奧蹟是如此偉大,「任何人不能等閒視之,也不得漠視它的神聖性及普世性」。相反的,誰若依從一己的喜好而漠視之--即使是司鐸--都會損害那原應竭力維護的羅馬禮儀的基本統一性。這種作法絕對不能答覆今日人們對生活的天主的渴求。同樣地,這種做法全然與真正的牧靈關懷,或與正確的禮儀革新無關,反而剝奪那屬於信友的家業與遺產。因為任意行事,無助於真實的革新,反而嚴重損害信友舉行禮儀的合理權利,因為禮儀是教會按其傳統和紀律,以表達自己的生活。此外,它們還把歪曲及不和諧的因素帶進感恩祭慶典中......這些作法在天主子民中造成教義上的模糊、困惑和不良榜樣,而且幾乎無可避免地引起強烈的反對。這在今日因「俗化」潮流令基督信仰生活倍加困難的時代裡,使許多信友感到困惑和沮喪。

(《救贖聖事》訓令:4-5, 10-11)

--------------------

當同一個堂區的教友們,在面對著相同的禮儀流弊,而竟得出這麼大異其趣的反應時,我們實在應該捫心自問:教會內是否已蘊藏著分裂的種子?

現任教宗本篤十六世亦曾說過:

......在很多地方,禮儀的舉行往往並非按照新彌撒經書的守則,而且後者卻被理解為容許創新,甚至要求創新,以致禮儀的形象多次遭到扭曲,使人難以忍受......任意扭曲禮儀,令深深紮根於教會信仰的個別信友,極其痛苦。

(附於《歷任教宗》宗座牧函的信件)

禮儀上的扭曲和流弊所最傷害的,是「深深紮根於教會信仰的個別信友」。 而禮儀上的扭曲和流弊之所以得以持續,往往源於大眾對信仰傳統的無知與漠不關心。

也許這是更大的、關乎教會成員們信德的危機--而禮儀事故只是一種表徵(symptom)而已。

2009年2月16日星期一

意見的表達

小弟實在十分高興,能在這網上平台,與各位兄弟姊妹探討關於信仰和教會生活的種種問題。

為方便討論和交流,請各位在提供意見和回應時,盡量留下名字或稱呼,筆名亦可。這純綷是為著溝通的方便,和便於合作關係的建立。

作為Spiritus et Vita的網主,我最終是要對在這兒出現的言論負責的。事實上,亦曾有好友善意地提醒小弟:出手不必太重。然而小弟亦深信:天主教徒的心靈,其實並不脆弱。大家是有能力進行真誠、坦率而同時互相尊重的交談。

當然,小弟亦希望大家感受到,我是懷著開放的態度,聆聽每位手足的經驗、意見和關注--即使那是「匿名」的--儘管在回應時,我會覺得有點不便。同樣,作為一位活躍於(聖安德肋)堂區及(香港)教區禮儀事務的教友,我亦會盡量將大家的意見和關注,向教區有關當局反映的。

在對一些禮儀事件作出批評意見時,請盡量將客觀事實予以陳述。禮儀既是教會的「公共」行為,很多時各位只須提供事發的日期、時間、地點和事情經過就已很足夠。至於團體的名稱和具體人士的身份,若認為有必要,則可透過電郵(edvardvs@hotmail.com)通傳。「對事不對人」的態度,更有助我們個人的學習和團體的成長。

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相信定期瀏覽這網誌的忠實讀者,都是對公教會、及其神聖禮儀的發展有所關注的有識之士。承蒙各位慷慨賜教,確令我增廣見聞、得益匪淺也。

2009年2月15日星期日

明星神父

本主日早上,有「明星」神父蒞臨聖安德肋堂舉行彌撒。小弟有幸參與,且印象頗為深刻:
  • 列隊進堂後,主禮不到自己的位子,反而走了去讀經台,講了一篇道理後,才劃十字聖號開始禮儀。
  • 主禮在彌撒的懺悔詞第三式中,採用顯然未經批准的「自發」版本。
  • 主禮在禮儀內各部分,「口水多個茶」,加插長短不一的介紹和說教。如:懺悔詞前、信經前、感恩經中(即念到:「求你垂念我們的兄弟姊妹,他們懷著復活的希望而安息。現在請大家為我們已去世的親友祈禱。並求你垂念所有去世的人......」)、天主經前。
  • 多次將禮儀經文中的「上主」改為「天父」。
  • 省略預備禮品中的「各位兄弟姊妹,請你們祈禱......」(Orate fratres)及整個獻禮經(oratio super oblata),並以自己的說話予以取代。
  • 自行創作頌謝詞(praefatio)。
  • 在感恩經中省略提及教宗及主教的名字。
  • 在信友集體詠唱時,兼任「音樂指揮」(musical conductor),幫手打拍子。
  • 在詠唱羔羊頌後、主禮尚未領受共融之前,召非常務送聖體員於祭台並主禮身旁,將聖體分置於個別聖體盒內,儼如共祭神父或執事般。

(......)

小弟很有興趣知道,此等行為,是否已獲得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樞機大人的允准。另外,本堂神父在這事宜,該在何種角度上負責?

2009年2月14日星期六

情人節:教會傳統與人間習俗

按現時羅馬禮,二月十四日是聖濟利祿(St. Cyril)和聖默多狄(St. Methodius)的必行紀念。不過,坊間亦熱烈地慶祝「St. Valentine's Day」,中譯為「情人節」。

在特殊形式的禮儀中,聖華倫天諾紀念日,附有一整套彌撒經文。由此可見,這位殉道者在古時羅馬教會內,的確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

Praesta, quaesumus, omnipotens Deus: ut qui beati Valentini Martyris tui natalitia colimus, a cunctis malis imminentibus, eius intercessione, liberemur. Per Dominum nostrum.

拙譯:

全能的天主,我們求你:既讓我們紀念你的榮福殉道者、華倫天諾在天上的誕生,亦能賴他的轉禱,使我們從一切逼切的兇惡中,獲得釋放。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你的聖子......

梵二後的禮儀改革,將這一紀念,從通用年曆(Universal Calendar)中取消。但現時羅馬禮的慣常形式,可未有將這位聖人完全遺忘。

按照2004年新出版的《羅馬殉道錄》(Martyrologium Romanum),二月十四日共紀念了11組聖人。聖濟利祿和聖默多狄固然是排在第一組,但聖華倫天諾則排行在第二組內:
2. Romae via Flaminia iuxta pontem Milvium, sancti Valentini, martyris.
拙譯:
二、在羅馬的費納明尼大道、米爾維沃池畔--殉道者、聖華倫天諾。
在這送花、送咭、送朱古力的節日中,也許我們亦可以懷緬一下昔日殉道者的壯烈情懷。

以前神學家們喜歡說,婚姻的其中一個「次要」目的,是為「消綏私慾」(remedium concupiscentiae)。這種說法,或多或少包括性慾被「處理」的幅度。然而想深一層,其實夫婦之間,若要如聖保祿宗徒所言般(弗五25),活出基督與教會之間的愛情,則婚姻生活的磨鍊,其實亦是一種近乎殉道精神的修為。這為我們的得救,亦大有好處。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2009年2月12日星期四

聖詠異譯

小弟今天傍晚,在教區禮委的網頁中,查看下個主日的彌撒經文。

乍看之下,得出一個有趣的發現。

在常年期第六主日的領主詠中--

他們吃了,而且吃得十分飽飫。天主滿足了他們的需要;但他們卻貪得無厭。(參閱詠78:29-30)
看到這篇,心裡不禁犯了嘀咕。為何要在領主的一刻,罵教友們「貪得無厭」?

但我的直覺,驅使自己去查找禮儀的原文,看看是否翻譯上出了問題。

原來上述的這首領主詠的原文,乃是這樣的:

Manducavérunt, et saturáti sunt nimis,
et desidérium eórum áttulit eis Dominus:
non sunt fraudáti a desidério suo. (Ps 77: 29, 30)
它的大致意義是如此的:

他們吃了,且十分飽滿,
上主成全了他們的渴望:
他們的渴望並沒有落空。
進一步查證下,這首領主詠現刊於《升階經集》(Graduale Romanum)的常年期第六主日專有經文。而它的前身,就是置於「四旬前」主日的領主詠。聖經的拉丁譯文,則是根據以往的拉丁通行本:

Et manducatverunt, et saturati sunt nimis;
Et desiderium eorum attulit eis;
Non sunt fraudati a desiderio suo.


由此可見,禮儀版本只是加了「Dominus」(上主)一個字,其餘的就是將聖經的字詞,完全複製到領主詠當中。

然而,現時普遍通行的聖經譯本,卻不是這個意思的。譬於思高聖經譯本的相應處理(詠七八29-30a):

他們吃了,而且吃得十分飽飫,
天主使他們的慾望得以滿足;
但他們的食慾還沒有完全滿足......
而思高最新的譯釋版:

他們喫了,而且飽足,
他們所希求的,【天主】也賜給了他們。
......他們還不放棄自己的慾望......
而新拉丁通行本的處理:

Et manducaverunt et saturati sunt nimis,
et desiderium eorum attulit eis.
Nondum recesserant a desiderio suo ...
小弟家中收藏有另一部拉丁通行本,當中聖詠部分輯錄了兩個版本。「Non sunt fraudati a desiderio suo」的,稱為「依據七十賢士版」(舊約的希臘語譯本)的譯本;而「non indiguerunt de cupiditate sua」的,則稱為「依據希伯來語」的譯本。

看來,這問題要比想像中複雜得多。

但實際來說,現時《羅馬彌撒經書》的處理,可算是靈活了。它在經文的引申部分,直載了當地寫成「cf. Ps 77, 29-30」,即「參閱」聖詠第七十七首的相關經文,而不直接說是「徵引」經文......

2009年2月9日星期一

續評〈默主哥耶朝聖的感想〉

尹雅白神父的大作〈默主哥耶朝聖的感想〉(二),刊登於今期公教報第8頁。

當中,他不斷列舉「朝聖」者何其眾多,以及韋寶榮(Wayne Weible)述及默主歌耶訊息的著作何其暢銷的現象。

小弟認為,從倫理角度而言,單以「朝聖者」數目的多寡、及「獵奇書籍」的銷情,來考慮某些聲稱啟示或顯現的真實性,則有若緣木求魚,且極之誤導。

Donal A. Foley在他的《Understanding MEDJUGORJE - Heavenly Visions or Religious Illusion?》中(p. 221),曾提及過這例子:

To use a concrete example, suppose a person has a $10 bill or a €10 note in their possession. How do they know that it is not counterfeit? Suppose it is believed that forgers have been working in the area, and that there is a possibility that an appreciable amount of forged currency is in circulation. The person has two basic options: they can either take the suspect note to the bank and have it checked, or they can just pass it on to the next person. They might argue that if that person accepts it then they will assume it is good, and if they don't, then they will regard it as a forgery. But that is faulty from a moral perspective. If someone has good reason to believe that a banknote is forged then it is their duty to have it checked.

If we apply this to the question of true and false visions, then it is obvious that checking the note with a bank is like finding out what the official spokesman of the Church - the bishops - have said about a particular vision. But just ignoring the status of the vision and relying on the alleged good fruits is like passing on the note the next time we shop - all that concerns us is whether or not the shop accepts it, and not whether it is forged or genuine. It might be said that a few forged notes in circulation are not going to do much harm, and that is true enough. But if the forgeries reach a certain percentage of the money in circulation then it will start to lose its value - the principle of bad money driving out the good comes into play. If the process goes on unchecked, ultimately the economy of the nation concerned will collapse, because its money will become totally worthless.

按理而言,聲稱啟示支持者們所熱烈標榜的各種「善果」(不少人的心靈皈依、勤領聖事等),往往與人們「信以為真」的程度成正比,但它們卻完全建立於不甚穩妥的基礎上。當中涉及的倫理考慮、以及與公共啟示所要求的超性信德之間的關係,其實比起不少輕信之徒所想的,要複雜得多。

2009年2月8日星期日

讀者心聲

小弟最近在公教報「讀者心聲」欄所發表的意見,其實已在心中迴旋甚久。

在與不少朋友相處的經驗中,以非聖經題材作為答唱詠質料的現象,實在是司空見慣。犯過這錯誤的,不僅有自己要好的朋友和尊敬的神長,亦有從前的我。

很多禮儀(或生活)上的流弊,在接觸到時,已是不少人、以致團體所根深蒂固的習慣。人們亦樂於將它們稱為「傳統」。

最初對這一切,可能不怎麼為意。但試想某一天,心裡閃過一條問題,在詳加考察下找到正確答案的一刻,則有如夢初醒的感覺。隨之而來的,是針對以往錯誤行為、曾如何扭曲了禮儀的一種悔疚感......

我記起陶淵明的名句:

「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我努力地不讓這「悔疚」變成「憤怒」。

與其怒火中燒,倒不如燃點自己,好照亮身邊的兄弟姊妹?

Procedamus in pace!

2009年2月3日星期二

關於《家暴條例》修訂的一些思緒

近日瀏覽互聯網上關於《家暴條例》修訂問題的進展,發覺社會上有不少論者,開始將部分發出反對修例聲音的基督徒,標籤為「保守基督教勢力」;亦有人將支持和堅持一夫一妻婚姻制度的立場,稱為「異性戀霸權」。

天主教會的立場是怎樣?

其實從教區秘書長李亮神父致立法會的信函,我們亦可以讀到--
天主教香港教區不贊成將同性同居者納入《家庭暴力條例》,理由如下:

[...]把同性同居納入《家庭暴力條例》中,定會很容易令人視「同性同居」這種關係「好比或等同婚姻關係」,或視之為「家庭模式」之一。這樣必會導致「家庭」的涵義被曲解,從而損及作為社會核心價值的家庭生活與制度。[...]

從不同文章的討論,我們應可得知,從嚴格的法律語言意義而言,修訂條例的草案中述及同性同居者之間(以及異性同居者之間)的「猶如婚姻」字眼,其「應用」意義僅適用於該條「反暴力」條例涵蓋的幅度,而不是試圖為「婚姻」的本質下定義。

大家亦可讀一讀正委在今期公教報刊登的文章〈愛與痛的邊緣〉。

情況有點相似於中世紀時代的女隱修會院長,對其會院的管轄權,被描述為「quasi-episcopate」(「猶如」主教);聖多瑪斯學說所表現的智慧,被形容為「quasi-divine」(猶如天主)。也許這能解釋「猶如」一詞的「應用意義」。

雖然法律的技術語言是這樣說,但教區所關注的「定會很容易令人視『同性同居』這種關係『好比或等同婚姻關係』,或視之為『家庭模式』之一」卻並非沒有道理。事實上,在這議題的討論過程中,我們已聽到過不少人視同性伴侶關係為婚姻或家庭的「另類」表達,且嘗試為他們爭取「猶如婚姻」的正式法律地位,而或多或少地將這次修例看作其中一個過程。

有人將這爭論形容為一場意識形態的戰爭,或視為具備重要的象徵意義。這一點我們亦不應忽視。

小弟的以下幾點思考,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1. 作為天主教徒,我將社會中某些富基督徒特色的建制化制度,視作人類社會真正進步的表現。例如:源於主日的一星期休假一天制度、一夫一妻制等。
  2. 按照天主教的倫理神學傳統,支持一夫一妻制度的優越性並不只純然是一項嚴格意義下的「信仰」立場,而也是基於銘刻於人性本身的自然律(性律,natural law)。即:本質上這是一項可透過理性對話,而得以達致(或「說服」)的結論。
  3. 根據同一傳統,社會的法規(人律,human law)不須、亦不可能禁制一切惡行。然而,人為的規律合理與否,仍取決於它們是否建基於自然律,且有利於社會的穩定發展、並有助於個別人士對幸福的追求。
  4. 既然理性對話和談判的空間是這麼寬闊,那麼我們應從市民及教徒的教育、資訊交流和誠懇討論的方式,去釋除各方所有的疑慮。
  5. 聚眾喧嘩式的表態和吶喊,極其量只能引人注意,但對實質問題的處理,則幫助不大,且容易給人一種錯覺:「誰大聲就誰得勝」、「人多則可欺淩小眾」、「Might is right」。

2009年2月1日星期日

《額我略彌撒經書》上載

New Liturgical Movement 網頁的報導得知:法國 Solesmes 隱修院出版的主日彌撒經書《Gregorian Missal》,業已被允許整本地上載到互聯網,供人自由下載使用(約為 25 MB)。

關於這部禮儀書,先前彌額爾兄亦有介紹。當中包括梵二禮儀改革後的「常規」彌撒禮儀(Forma Ordinaria,即我們平常所熟悉的「新禮」彌撒)中、整年所有主日及大慶節的彌撒專有經文,乃英語和拉丁語對照。彌撒的進堂詠、升階經、福音前歡呼、奉獻詠及領主詠,均伴以額我略詠的四線曲譜及英語翻譯。

因篇幅關係,讀經部分只包括標題,而未有全文盡錄。

很明顯地,這是一部以平信徒、尤其是歌詠團成員作為首要服務對象的禮書。相信對熟悉英語的香港人來說,亦將十分有用。

看來,今年堂區的聖週禮儀,有可能考慮唱一兩首拉丁文聖歌了......

評〈默主哥耶朝聖的感想〉

今期公教報第9頁,刊登了尹雅白神父的分享文章,題為〈默主哥耶朝聖的感想〉(一)。當中,他暢談了在去年十月往默主哥耶「朝聖」的經驗。這篇文章很值得大家注意。

我認為文中有兩點值得深思--

......我真後悔前幾年對默主哥耶聖母的顯現事蹟一點也不關心,完全沒有放在心上。心裡總在想,教廷還沒有正式承認的聖母顯現,最好還是不要去理,這樣的思想在我心中作怪,因此一而再,再而三,一直推到今年......

默主歌耶「顯現」的支持者們,往往很喜歡採用一種講法:「教廷還沒有正式承認」,以期達到兩種效果:
  1. 教廷將來始終是會對默主哥耶現象,作出正式確認。
  2. 在教廷作出定斷之前,個別教友或聖職人員,可公開(即透過言論、出版、各種媒體)地支持或聲援某些聖母顯現事跡的真實性。
他們往往傾向將希望訴諸「未來」,且在過程中凌駕(bypass)甚至忽略(ignore)當地主教的合法權威。基本上,這蘊含著不健康的「隔山主義」(Ultramontanism)色彩--即認為只有羅馬教宗「最後」和「終極」的判斷才要「算數」,而本教區主教的判斷則可被「擱置」;地方主教的立場,不是「教會」的立場--這種教會觀,的確十分有問題。

然而按照教會的既有紀律,一如在列聖品案(canonization process)的傳統中,判別聖母顯現的真偽問題方面,地方主教始終保持著「原訟庭」(court of first instance)的角色和地位。按照信理部的貝爾托內(Tarcisius Bertonus)總主教在1998年5月26日發出的一份覆函所指出:

The main thing that I would like to point out is that the Holy See does not ordinarily take a position of its own regarding allegedly supernatural phenomena as a court of the first instance. As for the credibility of the "apparitions" in question, this dicastery holds to what was decided by the bishops of the former Yugoslavia in the Declaration of Zadar, 10 April 1991: "On the basis of the investigations so far, it can not be affirmed that one is dealing with supernatural apparitions and revelations."

而從歷史經驗得知:地方主教所肯定的聖母顯現,可在後來被教廷推翻、而最終被否定;但由地方主教所否定的聖母顯現,則基本上不可能被羅馬受理、翻案、而最終被肯定。

默主哥耶所屬的教區(Mostar-Duvno)主教Msgr. Ratko Peric對那些「顯現」所持的否定態度,乃眾所周知。大家可以參閱他在自己教區網頁中的立場

而截至2008年6月27日,該教區的立場,仍然沒有任何改變。按該主教公署秘書長通告稱:

As if we don't have more important Church issues to deal with in these difficult times and as if there don't exist more pressing social issues that require our attention in this country, amongst our people and in this region, than the spreading of unfounded, incoherent news and contradictory statements on the phenomenon which was already in 1991 theologically and authoritatively resolved at the level of the Bishops' Conference which declared: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s on the entire phenomenon of Medjugorje — to this daythere has been no valid proof that these events concern supernatural apparitions or revelations!

此外,尹神父又說--
......我再去找一些有關默主哥耶的資料,發現有許多地方與露德及花蒂瑪聖母顯現時雷同之處。比方在露德的顯現中,政府逼害恐嚇伯爾納德,本堂神父和當地主教也很懷疑,甚至父母也禁止她去見聖母,在花蒂瑪,不是也一樣嗎?
這也是默主哥耶支持者所喜歡使用的論辯:
  1. 他們試圖聲稱:在花地瑪的聖母顯現事件中,當地主教的立場也是採取「懷疑」的態度,而最終也是「採納」。這與默主哥耶的「聖母顯現」現象,也是異曲同工。
  2. 他們接著主張:既然歷史是如此發展,則今天的個別教友和聖職人員,比教會官方更早地接納這些「超性」現象、進而廣為宣傳,實在亦應受到鼓勵。

問題是:歷史並非如同他們所想像的那般發生。

他們似乎混淆了地方主教們在調查過程中的「懷疑」和「審慎」,與正式聲明的「有證據支持」/「沒有證據支持」、「可信」/「不可信」之間的分別。

如先前所述,默主哥耶的聲稱「聖母顯現」,在1981年開始出現,而地方主教團在1991年達致否定結論,且獲教廷的支持。事件距今共27年之久,而教會的正式立場並未有改變: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the Bishops have been following the events of Medjugorje through the local Bishop, the Bishops’ Commission and the Commission of the Bishops’ Conference of Yugoslavia for Medjugorje.

On the base of studies made so far, it cannot be affirmed that these matters concern supernatural apparitions or revelations.

相反,若我們細察在露德(Lourdes)的聖母顯現,發生於1858年。地方主教則在1862年(即四年後)完成了調查,並公佈結論:

We adjudge that the Immaculate Mary, Mother of God, really appeared to Bernadette Soubirous on February 11th, 1858, and subsequent days, eighteen times in all, in the Grotto of Massabielle, near the town of Lourdes: that this apparition possesses all the marks of truth, and that the faithful are justified in believing it certain. We humbly submit our judgement to the judgement of the Supreme Pontiff to whom is committed the Government of the whole Church.

而在花地瑪的聖母顯現,發生於1917年。地方主教Correia da Silva在1930年(即距離事件近13年)完成調查的結論:

In virtue of considerations made known, and others which for reasons of brevity we omit; humbly invoking the Divine Spirit and placing ourselves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the most Holy Virgin, and after hearing the opinions of our Rev. Advisors in this diocese, we hereby: 1. Declare worthy of belief, the visions of the shepherd children in the Cova da Iria, parish of Fatima, in this diocese, from the 13th May to 13th October, 1917. 2. Permit officially the cult of Our Lady of Fatima.

兩者實有天壤之別也!

至於教會內個別人士,是否可以擅自散播「獵奇文章」,則教會亦並非沒有判斷和規定。誠如先前小弟所提過的:

小弟願意援引教廷信理部於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所發布的一項聲明。當中指出:(一)聲稱啟示的書刊及與其相關信息,往往危害信德及倫理,教友們有責任避免閱讀或傳播;(二)涉及該些「啟示」的有關著作,應首先呈交教區主教審閱。(內容可詳見《公教報》第3074號刊載之主教公署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