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0日星期四

亞巴郎的信德

近日小弟有朋友在網上討論「得救的條件」的問題。有人指出洗禮為得救的必要性,但未領洗的人又如何?

恰好近數天亦有讀到一篇文章(網上版本可按此瀏覽),當中作者嘗試就創世紀及希伯來書的角度,解讀「亞巴郎獻依撒格」事件,並提出一項頗特別的觀點。

我們很多時認為,「復活」在舊約的歷史發展中,是較晚的觀念。人們一般以瑪加伯時代,才有較為清楚的、關於復活的信仰。


他提到希伯來書的作者,是這樣解讀亞巴郎奉獻依撒格時的心境(希11:17-19):
因著信德,亞巴郎在受試探的時候,獻上了依撒格,就是那承受了恩許的人,獻上了自己的獨生子;原來天主曾向他說過:『只有由依撒格所生的,才稱為你的後裔。』他想天主也有使人從死者中復活的能力,為此他又把依撒格得了回來以作預像。
若細看這段經文,則亞巴郎的信德不僅體現在他對天主的順從。他甚至的確相信:天主先前所許給他的話--「依撒格所生的,才稱為你的後裔」--也是真實的,即使同一位天主要求他將自己的兒子祭獻給祂。

那麼,亞巴郎在帶依撒格上山的當兒,的確是有按天主命令、祭殺自己兒子的意向。但他亦同時意識到:這位天主必定有祂的方法,使自己的許諾得以實現。那不是對依撒格的「復活」懷有某種「信心」嗎?
因此希伯來書稱亞巴郎「他想天主也有使人從死者中復活的能力」,並將這事件的結局(依撒格後來被天主從死亡中救出),賦予「預像」的意義:即預示後來主基督的祭獻、和祂從死者中的復活。

那麼,亞巴郎的這份信德,在致希伯來書作者的目光中,亦實在地具有「對基督復活」懷有信心的意義。

當我們細讀聖經和教會傳統的內容時,其實應該注意到天主在救恩歷史中的「計劃」和「心意」。也許我們可以將神學上的「oeconomia」,稱為天主的「經世之道」吧?祂的慈愛與恩寵,遍及救恩史中的每個階段--而祂的作為亦是首尾連貫、前後呼應的--因此,新舊兩約的聖經,得以展現其一致性。

或者亦是天主的這些作為,令我們特別以欣賞的角度留意到:天主在每個民族的歷史和文化中,播下各種「聖言的種籽」(semina Verbi),以預備基督喜訊的來臨。我們又怎能否認,它們都是天主恩寵的效果呢?

反觀這種「同感心」(sympathia),亦能促使今天的我們,更為覺察到天主在此時、此地、此團體中,與祂的子民交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