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3日星期六

主升天節,進教之佑

明天五月廿四日,香港教區習慣在復活期第七主日舉行「耶穌升天節」。而這天又恰好是教宗本篤十六世呼籲普世信眾為中國教會祈禱的日子。

特倫多禮儀團體將邀請陳日君樞機,是日於九龍鄧鏡波學校舉行「主升天節」羅馬禮特殊形式的大禮彌撒。


講開救主升天的奧跡,現時我們常傾向於只將主耶穌的「逾越奧跡」,涵蓋祂的「苦難」、「聖死」和「復活」。但其實祂的「升天」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今個主日,聖安德肋堂彌撒的書信,將選自弗四1-13的章節。小弟盛讚本堂神父功夫了得:
Dear Father,

I think Eph 4:1-13 is a very excellent summary and reminder of our Christian life in terms of community as well as identity - how we consist and who we are.

"When he ascended on high he led a host of captives, and he gave gifts to men." (Eph 4:8)

Each time when the Mass is celebrated, our Lord descends and brings us back to heaven again, giving us various gifts which are necessary for building up the Church and fulfilling our mission in the world.

Good choice, Father!

Filially Yours,
Edward
的確,救主的升天所指的,不是「從此在世間消失」,而是「透過更卓越的方式、更常與我們在一起」。誠如我們在升天節彌撒中的集禱經所云的:
全能的天主,求你使我們滿懷神聖的歡樂,感恩雀躍,因為你聖子的升天,預示了我們的歸程。元首基督怎樣光榮升天,我們作為他的肢體,也同懷希望,被召喚到達同一境界。因我們的主......

禱文所說的「et quo procéssit glória cápitis, eo spes vocátur et córporis」(願元首的光榮所往之處,亦成了肢體所寄望被召之境),提醒了我們:因著元首基督的光榮升天,而使作為肢體的我們的日常塵世生活有了「寄望」。

這種「天上人間」、共融境界的臨現,就是「禮儀」的舉行了。每次我們進行禮儀慶典時,並不只是表面的「讀」、「做」、「唱」和「吃」,而更深層和重要的現實是:在聖神內,偕同整個教會,作祂的肢體,與「元首」基督,向父獻上「一體」的讚頌。這種在意識上既具備「橫面」的普世幅度(不只是「左近」的堂區幅度),而又兼有「縱面」的上下幅度的禮儀,可謂繼往開來、涵蓋宇宙萬有的禮拜,方符合聖保祿宗徒在書信中提及的基督論,亦滿全基督所要求我們「以心神和真理」去敬拜父的真相。

古時教會常將救主在禮儀中的臨現(Parousia),視為救主的「再次來臨」,這亦帶出了禮儀舉行的「末世」幅度。


由是觀之,我們在日常參與的禮儀中所持有、所表現的態度,其實亦或多或少地透露出我們對主耶穌的根本態度。而這種根本態度,則將在救主在我們出其不意的「最後」再來時,決定我們到時的反應。是以,我們常說禮儀是我們對將來天國中、羔羊盛宴的「預嚐」。
「被召赴羔羊婚宴的人,是有福的!」(默19:9)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