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9日星期二

Fr. Zuhlsdorf on blessing children at Communion

An interesting topic from Fr. John Zuhlsdorf's WDTPRS blog (What Does The Prayer Really Say)

記得以前亦曾在網上討論過相似問題。

關於在彌撒進行中、神父在送聖體後祝福兒童(及慕道者),則記起從前在堂區禮儀小組反映過的一些意見:

該行為可描述為:
(一)主祭送畢聖體聖血,領經員邀請小朋友及慕道者上前接受神父的祝福;
(二)主祭將雙掌放在上述人士頭上片刻
(三)然後下一位上前接受祝福,直至所有上述人士均已接受祝福。

這種行為的緣起,很大程度上是善意的。我們堂區團體,也許希望能在信眾領受共融聖事的時候,亦不忘對因各項緣故,而未能領受聖體聖血的朋友,表達一點關懷。然而,本人卻對這種表達方式表示保留。原因如下--

(一)《羅馬彌撒經書》所展列的舉行禮儀方式,並未有包括此項行為。若在缺乏宗座或教區主教的特准或合法授權下,故意地在禮儀中加插該些行為,屬於「擅自增加、刪減或改變」禮儀的任何部份,受到教律的禁止。


(二)羅馬禮儀對「人」的各項祝福,均附有特定經文,以表達教會的祝福內容及意向。單單將手放在人們頭上而不誦念任何經文,其意義並不明顯,本身亦不符合梵二禮儀的精神,甚至可能導致迷信。


(三)在感恩祭中,領受共融聖事的隊伍(Communion procession),在禮儀中具有一定意義――他們透過聖洗聖事加入教會,並妥善地預備自己,以響應主祭的召請:「蒙召參與羔羊宴席的人,是有福的」,領受共融聖事,預嚐天國的盛宴。若在共融聖事的隊伍後,加上「不能領受共融聖事者」的隊伍,則勢將減弱上述標記所蘊含的豐富意義,甚至令教友對聖體聖事本身的獨特性產生混淆。


(四)此類行為,助長人們在領主禮中,「人人都應有些東西拿走」(Everybody should get something)的「人有我有」心態,而這心態是不恰當的。


(五)除「兒童」及「慕道者」外,世間仍有很多已領洗的基督徒,及未領洗教外朋友,是未能恰當地在天主教會的彌撒中領聖體的。此類做法,會否令他們感到被進一步邊緣化(marginalized)?


(六)非常務送聖體員的設立,正是為了避免彌撒禮儀的時間,被過份延長。但吊詭的是:在送聖體後增加此類祝福,是更不必要地延長舉行禮儀的時間。


(七)此類祝福行為與禮成式的祝福,構成重複。

畢竟,禮儀是教友生活的「高峰」而非「全部」。也許我們堂區的團體,應考慮透過禮儀以外的方式,更有效地表達我們對未能領受共融的近人、弟兄和朋友的關懷。

(全文可詳閱此連結

4 則留言:

Calvin 說...

Dear Edward,

未知覺下有否覺得現時的教友們,大多把「通常」看成「正確」!有些時候,我跟人討論一些禮儀上的問題,如「天主經」拖手仔、平安禮「hee hee haa haa」等等的問題,他們都跟我說「我們慣常這樣做」!

還有,有一點相信你我都有同感,就是關於「默主歌耶的現象」,剛從外地回港不久的神父,把這個現象傳到好幾個堂區!基於對教理的認識不足,有好些教友,已經因為神父的壞表樣而參加了這個團體,又有一些,因他們知悉不妥而離開該堂區,如我本人。

現在教廷開始著手這個「默主歌耶現像」,使我更為擔心,那些人的信仰,或許就建築在這顯現之上了!

有些時候還比較婉惜,從前的vestment,就算用gothic,都是非常美觀!但今時今日的人們,gothic又不是gothic,跟聖公會用的近乎一樣!

In Christo Rege et Maria Regina,
Calvin

彌額爾 說...

Edward 兄:
我想整個變化是很有趣的。最起初還沒有小朋友和慕道者列隊接受降福時,多時家長領聖體時帶著嬰兒。神父在派完聖體後「順便」降福嬰兒。慢慢地嬰兒變成小孩子;由小部分變成大部分。

當情況變成所有小朋友都跟著大人出來時,很多堂區就乾脆把所有小朋友集合起來。到後來便加上了慕道者了。我反而想問一個問題是,為甚麼要把小朋友和慕道者調出來呢?是不是覺得送聖體期間祝福小朋友不尊重聖體,或不方便?

Calvin 兄:
當然大家都知道默主歌耶現像的確是很令人困擾,但幸見教廷開始有行動,我們唯有希望本地主教也能早日配合。
至於禮儀上,本身梵二的改革是希望教友的participatio actuosa,結果發展至今,大家由彌撒中安靜地做一些禮儀無關的事變成在彌撒中吵鬧地做禮儀無關的事。在舊禮大家地可能謙虛承認自己對禮儀不甚認識,現在大家人人都自以為是禮儀專家,甚麼也可以牧民需要做藉口。禮儀本身是要信眾感受教會,在教會內祈禱;現在被更改的禮儀卻使教友以自己眼中的教會方法來祈禱,完全脫理拉丁禮的歷史文化發展。實在是梵二禮儀改革的神長們始料不及的事。

Edward 說...

兩位手足:

作為教會團體的一份子,我亦深深理解到「習慣」的力量,可以大到對成長和成熟構成障礙。

《大學》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想到這點,其實我也應該由自身開始,謙誠受教,知錯能改。在對教會的若干事項作出批評的時候,亦要隨時接受其他兄弟姊妹的提點和批評。

匿名 說...

事實上,從禮儀的傳統來說,在“共融”的時刻,有“不能共融的人”“置身于“信眾所”,這本身就是“不和諧”的。更遑論這些人“正式地”去“領受祝福”。

事實上,按照理想的狀況,這個時刻,“不能共融”的人士的“位置”豈不是應該在“慕道所”么?

當慕道所narthex和信友所nave界限被混淆后,接下來的危險便是信友所和司祭所得界限也被混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