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3日星期一

聖堂與靜默

今年聖週的慶祝,有不少地方,著實令我感慨良多。

我所時刻感到不解的,是為何我們的聖堂,為何可以在禮儀的進行前、進行中、及進行後,都是那麼嘈吵。

人們會說:因為我們高興囉!

的確,當我們「樂極忘形」、夠「high」時,就傾向於將種種規矩視為束縛,而加以取締。

但到底我們是在慶祝天主自己的作為,抑或是在慶祝著我們自己、而同時又欺騙自己謂:我們是在事奉天主?

按小弟的觀察,現時堂區教友們在聖堂內最能保持安靜的時段,要算是各種禮儀人員「發言」、又或祭台上「有事做」的時候。不論是宣讀聖經或誦唸經文,教友們大都能保持安靜。但當禮儀到了一些部分時,教友們就不其然地面對著在聖堂「交談」的誘惑。

這些現象,很多時是在教友個別地領受聖事時發生。例如在本年聖周六的逾越慶典中,當個別候洗者領洗、領堅振時;又或當教友們領受共融聖事時,其他教友就有如遇到千載難逢的機會般,七嘴八舌地說過不停。一般參禮信眾如是,就連禮儀服務人員(如讀經員、輔祭、甚至送聖體員及共祭神父)亦絲毫不能例外。

我認為在我們教友的意識方面,確有值得提昇之處。

首先,應加強我們團體對「天主臨在於聖堂中」的意識。有些人時常提出一種辯解,認為既然天主是無所不在,則強調天主在聖堂中的臨在,豈不是會導致人們忽略祂在我們日常生活和環境中的臨在?

的確,從本體而言,天主的存在是無限的,祂亦內在地存有於每一受造物之內。但祂在救恩史中的作為卻處處提示著我們:天主「尤其」臨在於某些事物當中。

這是我們所謂「神聖」的觀念。我們所信的既是「降生奧跡」的天主,就應在啟示的源流中、在救主耶穌的面上,去尋找天主的聖容,而不只是滿足於哲學家的「無形無像、無聲無味」的天主。聖詠的作者所說、而禮儀傳統中領主詠所常見的「請你們體驗及細看,上主是何等美善」(Gustate et videte quoniam bonus Dominus - Ps 33:9),多多少少也有這重意義。

由此可見,我們實在需要對各種聖事和禮儀標記所蘊含的信仰真理,加深認識和感受。若我們在浸洗的進行中,只從受洗者「落水」的事實,得出表面的認識、從而聯想到某某「無敵掌門人」的世俗趣味遊戲、甚至加以指手劃腳、訕笑和喧鬧時,則情況就有如主耶穌在撒種比喻所言的「你們聽是聽,但不了解;看是看,但不明白」(瑪13:14)。這些不都是我們應加以擯棄的「舊酵母」嗎?

由信仰的真理,可加以發展成真正的愛情。

若看著一位弟兄或姊妹領受洗禮,因而意會到水洗所帶來的罪赦、天主怎樣以極大的仁慈「收養」了這位「義子」、加入了教會、成了主基督的肢體、並領受了信徒的三重職務,則可大大地促進團體的深度團結和共融。

這就是我們所時常缺乏的「意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