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Facebook中,與友人探討和「新教友」有關的議題。
我們應「餵」些「甚麼」給新教友吃?
復活期第二主日的進台詠歌詞, 很值得深思,相信亦可帶來一些啟發。
這首進堂詠的歌詞,其實取材於聖伯多祿宗徒前書(2:1-2)所說的話,意義大致上是:我們應像新生嬰兒般,追求屬靈的「純」奶,並棄絕任何「雜質」(包括欺詐和虛偽等)。
現時羅馬禮的公定版本,將這首歌的聖經部分編為「Quasi modo géniti infántes ... rationábile sine dolo lac concupíscite ...」(你們應如新生嬰兒般,渴望屬靈而不含欺詐的奶)。上面圖示的那個版本,是取自1738年版的《巴黎彌撒禮書》(Missale Parisiense),當中揉合了高盧禮儀(Gallican liturgy)的傳統。「... Ut in eo crescátis in salútem ...」(好讓你們因而成長,進入救恩)一語,則是聖經內容的延續。
復活期第二主日,是復活節八日慶期的最後一天。從前新領洗者們,在這天除下領洗時穿著的白衣,因此傳統上又稱為「卸白衣主日」(Dominica in Albis [depositis])。人們多認為進台詠所借喻的「新生嬰兒」,首要對象是向新教友說的。當然,我們與他們的處境,其實沒有很大分別。
「屬靈」一語,在拉丁聖經和禮儀傳統中,往往是以「rationabilis」來表達。在聖經中,伯前2:2以外的另一例子,則為羅12:1。這字直譯是「合理的、合符比例的、恰當的」(reasonable),但在禮儀使用中,它又或多或少地與希臘文的「λογικος」("logical")相通,在語義上指「屬靈」多於現時我們所習慣說的「合理」--雖然兩者之間並不抵觸。現時羅馬禮感恩經第一式(即羅馬正典),在呼求祝聖的禱文中,亦有「rationabile」這個字。
「Dolus」一字,在拉丁語中的意義,可謂十分廣泛。它首先指「欺詐」和「含誤導成分的」;引申意義上亦包括「人工的」和「矯揉造作的」。「Sine」("without")則解為「不含」和「不具備」。
聖方濟沙雷氏(St. Francis de Sales)曾在他的一部著作中,如此解釋「奶」的含義--
... Milk, which is a food provided by the heart and all of love, represents mystical science and theology, that is, the sweet relish which proceeds from the loving complacency taken by the spirit when it meditates on the perfections of the divine goodness ... For this milk flows from heavenly love, who prepares it for her children even before they have thought of it; it has a sweet and agreeable taste, and the odour thereof surpasses all perfumes; it makes the breath fresh and sweet as that of a sucking child; it gives joy without immoderation, it inebriates without stupefying, it does not excite the senses but elevates them ...
Chapter 2, Book V, Treatise on the Love of God
天主透過教會給我們的奶,「純」是在於有如《詩經》的「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誠如聖沙雷氏所說的「悅樂而有度、令人沉醉而不致昏迷;它並不刺激感官、而是把它們加以提昇」。這也許是我國的禮樂,與西方羅馬禮之間一個非常重要的交匯點。
反觀現時我們一些團體的潮流,每喜於與俗流同化,而令禮儀和虔敬事工彷彿成了娛樂群眾的節目;又將殿宇和廟堂,當成舞台和銀幕般使用--難道這就是慈母教會眼中的「本地化」和「植根於教友生活」的舉措?
現時我們社會日常生活中,最忌「添加不明成分」的食品。不知何年何日,在教會生活中,我們的信眾才能提高對「禮儀三聚青胺」(Liturgical melamine)的警覺?
7 則留言:
Edward兄:
主已復活!亞肋路亞!
兄所說的"現時"的公訂版本似乎是指舊禮(特殊禮)而言,2002年的ROMAN MISSAL的進堂詠用的正是已加入你所指的那句:
DOMINICA II PASCHAE
seu de divina Misericordia
Ant. ad introitum (P685ai) 1 Petr 2, 2
Quasi modo geniti infantes,
rationabile, sine dolo lac concupiscite,
ut in eo crescatis in salutem, alleluia.
靚仔
靚仔兄:
多謝您的提示!
從「技術」角度而言,小弟所徵引的,亦是新禮(慣常式)的禮儀。
若細閱新禮《羅馬彌撒經書》(Missale Romanum)所提供的各專有歌詠,則會發現它們與新禮《羅馬升階經集》(Graduale Romanum)所提供的略有不同。
《彌撒經書》所提供的進堂詠,首要是顧及「誦唸」的情況,而《升階經集》所顧及的則是詠唱版本。
何者應為「典型」或「原型」?我會傾向於擁護《升階經集》的版本。「唱」出來的禮儀,相較於誦唸的禮儀,畢竟乃更美、及更「完整」。
不過高盧版的進堂詠,應該也是可以詠唱的...
我亦見過有些版本,將「rationabile」寫作「rationabiles」。若按照後者,則「屬靈」或「合理」不指奶,而是指教友。不過快唸起來的話,「rationabile sine」和「rationabiles, sine」又真是非常相似的!
如小弟沒有記錯,新禮(梵二)的升階詠集還未修訂出版,已出版的只是《簡要陞階經集》,而且未按2002年版修訂.
我同意技術而言,簡要陞階經集的歌詠也可視為新禮的一部份。參GIRM48:歌詠可取自《羅馬陞階經集》(Graduale Romanum)或《簡要陞階經集》(Graduale simplex)中的對經及聖詠。
但從技術上而言,「典型」或「原型」應是"RM 的editio typica", Graduale Romanum 只是"可用"的歌集.
我只是想說不用繞這麼大的彎去找例子,我們有時是否忽略了眼前的寶石,而反去鑽究埋於深山的寶藏?
靚仔
Ahya!記性真的越來越差!
Graduale Romanum是有1974年版的, 對不起.
難怪小弟讀禮儀時成績最差的就是聖樂!
靚仔
靚仔兄:
最近幾天,著實忙得很,因而遲了覆您。請諒!
您的確說得有道理。
不過小弟亦留意到,editio typica所提供的各項對經,其實乃是為方便「誦念」而設。若是「唱」出來的話,則首選仍是升階經集所提供的歌曲。
我會傾向於認為「唱」是禮儀更完美的表達,但當然沒有必要將它絕對化起來。
「唱」或「唸」的版本,其實有很大部份是重疊的;但它們之間又的確有很多相異的地方。
哈哈,小弟可不是繞了一個大彎。以現時小弟家中的環境而論,1962年的特殊禮書和巴黎彌撒經書,因屬「複印」版本,體積輕巧,所以位置是比較方便,而小弟所援引的新禮版本,則主要是取自拉丁英文版的《Gregorian Missal》。
反而2002版的那本「巨型」彌撒經書,則是收藏在家中的「深山」呢!
另一本2008年的新版禮書,則寄存於教區禮委辦事處中。
Edward兄:
我也好不到多少.
但這些經書我大部份都是用電子版本.
如你說的1962年的特殊禮書、《Gregorian Missal》。
靚仔
是的。
回想一下,即使是在數年前,要把這些東西弄一份副本出來,為普羅信眾也幾乎是不可想像的事情。現在只需按個鍵、點擊一下滑鼠就行了。
「它們的聲音傳遍普世,
它們的言語達於地極。」
但人們是否聽得入耳,則完全是另一回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