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
群眾:亞孟。
神父:願天父的慈愛、基督的聖寵、聖神的恩賜,與你們同在。
群眾:也與你的心靈同在。
神父:各位兄弟姊妹早晨!
群眾:神父早晨!
我認為,這種「早晨午安」式的致候,在禮儀中並不適當。原因如下:
- 禮儀所公定的致候,是主禮透過言語,將參禮的信眾導向即將慶祝的奧跡之中。「天父的慈愛、基督的恩寵、聖神的恩賜」所訴說的,是我們即將進入聖三的奧跡、教友與主祭在心神中合一,以配合禮儀的進行。彌撒的其他重要部份均以「願主與你們同在」作為開端(如:宣讀福音前、感恩經前、平安禮後及羔羊頌前、遣散前),明顯地是一種提示,呼籲教友們在此時此刻提起精神,更投入地參與該些部份。
- 在公定的致候後,私自添加致候詞,違反禮儀的一般規例。
- 世俗的致候所講的,是客套話。所謂客套的意思,是指:一些「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場景用語(situational speech),如「早安」、「好的一天」(【英】Good-Day!【法】Bonjour【西】Buenos dias)等,乃預設被致候的人士,純粹因為此一特定環境(早上、傍晚、國慶、新年等)而被「連結」(connect)起來--大家可以是「陌路相逄」也說不定。相比起「願主與你們同在」一語的意思,則是預設大家共同擁有對上主天主的信仰,和因此信仰而產生的共融。
- 在「願主與你們同在!」後加上「早晨!」一語,在語境而言,乃對公定致候的宗教和團體意義,構成損毀。而世俗的致候,作為一種故意添加的材料,亦同時減弱了「願主與你們同在」的「致候」意義。
9 則留言:
主業會創辯人,在一次講話中曾經說過,彌撒開始以後,在祭台上,穿上祭衣的神父不再是「陳神父」、「羅神父」。他是基督。傳統上,教會稱之為alter christus。這刻,教友理應不能分辨該神父的身份。某主教曾說過,世上最好的彌撒,是當教友在彌撒後互相問道「這彌撒很好,但主禮神父是誰來的?」,這就證明了,最好的彌撒,是當神父,絕對隱藏自己身分的時候所舉行的彌撒
以此為準則時,又怎會再有talk show mass呢!
还好,据本人所知,弥撒中国内没有类似的情况,如:神父早安、午安等。这不但听起来很别扭,而且在弥撒中这种问题根本无立足之地。其实,致候词后私自添加的世俗问题,实属多此一举!记得爱德华先生说过,那是“除裤放屁”,画蛇添足也!不过,弥撒中这种世俗的问题,可能是受多元文化的影响!
Calvin兄:
我的想法與你的說法相近。
傳統禮儀觀強調主禮的「透明」性。在舉行禮儀時,司祭只純粹是基督施展作為的工具。神父越謙卑,則天主越受顯揚。
甚至有作家提到過,真正的現實乃是:基督聖體把主禮的雙手提起,而非主禮自己把基督聖體高舉。
在禮儀中,我們人類的作為(action),其實往往只是對天主作為的「反應」(reaction)而矣。
道明神父:
我看這種現象倒與多元文化未必有關,反而是牧者們對禮儀所本有的標記,缺乏信心所致。
說到這裡,令我記起戶籍紀(20:11)所載:梅瑟在默黎巴的曠野中,以棍杖擊石兩次的事跡。
相關地一個問題是,我始終不明為什么現在的天主教譯本中在所有的禮儀致候詞前都加一個“愿”字。
事實上,這些致候詞(尤其是感恩經開始前的‘大問答’),是禮儀極古老的部分,幾乎見于東西方所有的禮儀傳統。同樣,絕大多數的禮儀傳統中,問候詞似乎是“描述性”而非“祝愿性”的。如羅馬傳統的‘主與爾等偕焉——Dominus vobiscum';拜占庭傳統的‘安和與眾——Εἰρήνη πᾶσι’,都沒有使用“祈愿形式”(比如Dominus sit vobis).
似乎,禮儀文本的原意在于藉司祭之口,宣告一個事實——因主名而聚集的這個synaxis,必有主同在——Ubi enim sunt duo vel tres congregati in nomine meo, ibi sum in medio eorum.
如今中譯本的這個愿字,實在是加的不高明——難道說在司鐸問候的當下,基督竟然“不在”,而需要“祝愿祂臨在”么?
我想其中一個問題的可能性是由於大家都傾向忘記了一點:「彌撒」也好,「感恩祭」也好,這是一個「祭祀」,不是普通的聚會;不是人的聚會,而是天主的工作;不是個人的行為,而是整個教會的行動。
如果大家太過傾向只記起「聚會」的元素,有些人便會開始私自作出更改。這是對彌撒不全面認知所不能避免的後果。
希望日後每日台彌撒,教友只看到基督,看不到神父。
路人兄:
這種在翻譯過程中、人們不自覺地將原文意義予以縮減的情況,乃經常發生的事情。
意大利語有句警言:「Traddutore traditore」,翻譯者乃出賣者也!翻譯的過程,不可避免地蘊含著闡釋和選擇的因素。因此,識一點原文語言,始終對加深理解有好處的。
現今常見不少人滿足於現時的譯文,並對它們賦予一種「充分性」--以為將禮儀經文譯成中文就「大功告成」,可以滿足了--多少有些危險。
彌額爾兄:
那麼,你認為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Edward:
我建議的就是
1. 只在禮規許可的情況加入少量的自己說話,例如在致候加入簡單的當日福音或慶日解釋。
2. 加強禮儀教育,讓所有教友﹝及神長﹞理智上及情感上都理解禮儀是教會的行動,不是個人行為。
3. 妥善舉行每一次禮儀:彌撒、聖事、日課……在《愛德的聖事》中,教宗提醒我們「一台好的禮儀,就是最好的禮儀培育」,我想我們應落實教宗及主教團的願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