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9日星期日

福音前歡呼

小弟今天參與主日彌撒的聖堂,在聖道禮儀的「福音前歡呼」中,選擇了頌恩第188首〈上主!我在這裡〉。相信這是一首大部份教友均耳熟能詳的聖歌,其歌詞如下:
1. Alleluia! ...
2. Alleluia! Alleluia!
 上主!我在這裡靜待聆聽;福音裡,是你的話。Alleluia! Allelu, alleluia!
3. Alleluia! Alleluia!
 上主!我在這裡請你派遣;一生裡,求你引導。Alleluia! Allelu, alleluia!
上述歌詞本身,固然沒甚麼問題。但應用到禮儀的「福音前歡呼」中,則蘊含若干疑竇。如今,有些堂區團體會將上述歌曲的第二及第三段,也當作是「福音前歡呼」中的一個部份來詠唱。

事緣羅馬禮儀中的福音前歡呼,在性質上屬於「啟應」(responsorial)形式。在這形式中,群眾的答句,是被預設和固定的--變異的可以是曲調和詠唱方式,但字句(四旬期以外的「Alleluia」)本身則保持不變。這對教友而言,具有便利「主動參與」的作用。即:教友不必為著一些「家常」答句,而要刻意地查找禮儀曲本。

以今天彌撒「祝聖拉特朗大殿慶日」的福音前歡呼為例--

領:亞肋路亞。
眾:亞肋路亞。
領:主說:現在,我已選擇這殿宇,予以祝聖,使我的名,永遠存留在這殿裡。(編下7:16)
眾:亞肋路亞。
在這裡,我們可清楚看到,群眾是被預期詠唱「亞肋路亞」。而「非亞肋路亞」的部分,則由「領」負責。

讓我們再看本日彌撒的額我略曲本(Graduale Romanum)的福音前歡呼:

Allelúia. V. Bene fundáta est domus Dómini supra firmam petram. Alleluia.

(V. 是指「獨唱」部分)

小弟家中亦有一張教宗主持隆重慶日彌撒的CD,當中福音前歡呼是這樣安排的--

歌詠團(男聲)以單音引唱簡單的額我略調式: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與頌恩182相同)
在風琴引導下,歌詠團(女聲)帶領群眾詠唱同一調式: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歌詠團詠唱複音調式: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男高音獨唱福音前歡呼經節:Evangelizo vobis gaudium magnum:
歌詠團詠唱複音調式: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男高音繼續詠唱:Natus est pro nobis hodie Salvator, Christus Dominus!
歌詠團詠唱複音調式: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風琴引導群眾返回先前的簡單調式:Alleluia, alleluia, alleluia.

此外,根據〈羅馬彌撒經書總論〉第62條:「 [Allelúia ...] Cantatur ab omnibus stantibus, schola vel cantore præeunte, et si casus fert, repetitur; versus vero a schola vel a cantore canitur.

意即:「亞肋路亞」由全體站立詠唱,由歌詠團或領唱員作前導,若情況需要則重覆之;「經節」則由歌詠團或領唱員詠唱之。

由此可見,從禮儀「傳統」的角度而言,群眾是不應被鼓勵在福音前歡呼中,詠唱「非亞肋路亞」字句的。

當然,我們亦可從更廣闊的視野,審視現時禮儀中,「啟應」幅度的實踐。

事實上,我們的教友,往往被教育在禮儀中,要將每一首歌「整首」地唱出來--即使傳統上,「聖詩」(hymn)和「求主垂憐經」(Kyrie)等常用彌撒經文,在本質上都是屬於「輪唱」或「啟應」的。耳濡目染下,人們多會以為「主動參與」(participatio actuosa)包括「唱」、「講」和「做」,但更重要和更基本的「聽」、「靜」和「受」,卻不經不覺地遭到忽略。

3 則留言:

匿名 說...

你对福音前的欢呼的解释实在太好了.我现在所居住的地方,更需要不断重申"阿肋路亚"福音前欢呼在礼仪中的重要性.在书名为:ceremonies of the modern roman rite, 便这样写道:
The Alleluia verse should always be sung. At least "Alleluia" should be sung to one of the familiar melodies. All stand.而在我住的地方,有时读经员不知何故,读经员在弥撒读经本中无法找到领咏,而省去了整个福音前欢呼.这是一种极大的痛惜.还有,诚如你说的,将整个福音前欢呼的对答方式,变成了一首圣歌.这更忽视了,礼仪中一份"互动"的成份.我想这不是主不主动参与礼仪的问题.有时聆听,亦是一份礼仪的体验.

彌額爾 說...

不知愛德華兄的意見如何:
很多時由於當主日的答唱詠並沒有短頌被編入《頌恩》歌集,而歌詠團則另選一首短頌﹝多是出自另一首聖詠﹞。
個人的意見是,如果沒有合適的短頌,就倒不如以朗讀的方式,或以平調曲式吟唱,總比私下改變答句好。

Edward 說...

彌額爾兄的提問,令小弟想起現時教友群體中的一個現象,就是對「音樂」性質的混淆。

在禮儀中,「言說」(word)相較於「音樂」(music)而言,具有優先性。按照梵二《禮儀憲章》(第112節)的訓導:聖樂的存在,乃是為伴隨經文及禮節的進行。它們的優劣,亦取決於這一點。

現時人們往往認為,禮儀之中的音樂,純屬「間場」的一種工具、或用以掩蓋噪音的一些聲音而矣。更有甚者,為了達到「詠唱」的效果,而以一些非禮儀詞句來取代禮儀經文,且將之視為一種進步或自由的表現,則實在與禮儀的精神,相差甚遠了。

不過,在不完美的境況中,我們也應該看到音樂創作者的努力。音樂創作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試想最初的基督徒團體的希臘語禮儀,發展達數百年之久,才算是擁有較為「成熟」和「穩定」的禮儀經本和音樂。而拉丁禮的音樂發展則更不用說了!

反觀之,現時中國教會真正走「本地化」的道路才四十多年。我們需要認真探究的,是如何可從傳統中,汲取真正的靈感,以達到名符其實、而非「冒牌」或「走樣」的本地化。現時人們對禮儀中使用拉丁語的恐懼,有點近乎藥物敏感(allergy),這種現象,長遠對本地化的進程,可謂有害無益。

當然,如何確立一套「終定」的禮儀譯文,則可能是一條更為「終極」、但甚具決定作用的問題。

新版《頌恩》的歌曲選擇算是多了,但這本曲集將焦點放在「聖詩」(hymn)上,然而從禮儀傳統角度而言,這種音樂體裁,則似乎更適用於「日課」而非彌撒當中。

現時教區聖樂委員會的同工們,亦著手集合教友音樂家們,為主日彌撒的答唱詠答句,譜上曲調。這種努力,實在值得我們鼓掌和感恩。

如果我們將現時《頌恩》的成果,對照羅馬升階經集(Graduale Romanum)所提供的彌撒「本有」經文,則明顯地,仍有很長的一段距離需要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