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0日星期四

Katso傾莊

有位堂區青年教友在進入中大校園後,參與「傾莊」,並打算加入天主教同學會的幹事會。

這熱誠值得欣賞。

細想一下,原來自己與大學新生的年齡差距,竟有十二年了!

回望過往中大各屆 Katso 幹事會的工作,都是本著「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衝勁和悲情,明知很多時是出力多多、得著少少。若單從數字而言,那是很失敗的,但過程當中,卻令我們得到很多值得珍惜的友誼。

我常得出一個印象:大學教友新生在傾莊的時刻,往往對大學生活、課程要求、和「莊」的工作和使命均未有深刻理解(這也是很難怪的)。因而「目標」和「路向」等,每每流於空談。不少「目標路向」所導引得出的「活動計劃」,每年都近乎一式一樣,儼然成了一種八股--足證這些「前設」的空洞性。

小弟以為,與其挖空心思去尋求「為何要繼續搞這些活動?」的理由,倒不如返回一些「基本因素」的考慮--「天主教徒」的「身份」(identity)問題。

以前曾對一些「老鬼」說過:Katso 很多活動的性質和創意,往往停留在「同鄉宗親會」式的交際活動。在這意識的脈絡下,天主教徒的身份似乎是建立在「身世背景」(background)上。即使每月舉行的彌撒,其本質亦有被扭曲而成為「社交活動」的傾向。當我們忘記了教會的本質(nature)和使命(mission),則我們作為處身於大學中的教友團體形象,亦不可避免地變得模糊。

為強化教友身份的認同感(或解決現有的身份危機),似乎有必要認認真真地想清楚一些問題。例如:
  1. 何謂天主教信仰?這信仰對我有何要求?
  2. 我對天主教會的傳統,應否(或如何)有所承擔?
  3. 現時的大學生面對著怎樣的一個處境?
  4. 現時教會在現世中,面對甚麼困境?我的角色是甚麼?
  5. 從信仰角度反省,現時香港社會有何問題?
  6. 我是否夠膽為我的信仰,「站起來」及「站出來」作證?
  7. 當一群教友學生聚在一起時,可如何成為一種見證?
  8. 我應如何裝備自己,使自己能在言語和行為上,為信仰作證?
  9. 我和其他非教友同學的關係?
  10. 我和其他宗派的基督徒兄弟姊妹的關係?

我甚至會建議:決定上莊的兄弟姊妹們,以信理部的信德宣誓,作為「見證」的開始。

試問:這種要求,對大學生而言,是否過份?

3 則留言:

彌額爾 說...

不過份。我們HKU Katso 從前的做法也是這樣。可惜幾屆過後,這部份慢慢地越來越少以至消失。
老實說,大專基督徒不討論這些也不知該討論甚麼了。

Fr.Dominic 說...

虽,我不知道Katso为何物,但,确认自己是天主教徒的身份在当今的社会的确显得很重要!

彌額爾 說...

Katso 是香港教友對 Catholic Society 的簡稱。即「天主教同學會」。多指大專學院中的學會,其有部份中學的天主教同學會也會被稱為Katso.
其實這個名稱是甚為地區性的,我想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讀音近似一個意大利語的粗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