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3日星期二

煉獄是否可有可無?

參與一位神父主持的講座,當中有教友問及:應如何解釋關於煉獄的道理。

這位神父表示:煉獄是天堂與地獄之間的中間和過渡處境。

他進一步說,以「概念」和「理解」而言,煉獄是「可以」存在的,但它並不是我們必須相信的事物。他認為,這概念只是我們邏輯思維的結論和見解(opinion)而已,好讓一些人安心。

他這樣解釋:(一)有些人將今世的學習和鍛鍊,視為「煉獄」。若在此世的信仰和倫理生活過得投入和充實,則不用擔心不能回到天主的懷抱裡;(二)另有些人認為,來世可以有一個地方,可以將自己剩餘的雜質和污穢清除;(三)另有些人甚至不相信煉獄的存在。帶著缺憾的人,為何不可返回天主的懷抱?他們有信心,天主的愛,必可消溶他們的不足和缺憾。

他認為上述三種觀點,均無損基督徒的充實和健全的生活。他亦表示不傾向爭辯煉獄是否存在。原因:他自己沒有去過,亦不知它是怎樣的。

小弟認為,這位神父的說法,固然有其精妙之處,但亦蘊藏著被誤解甚至惡意演繹、而導致誤會的可能。

首先我們要分清楚「煉獄」和「對煉獄的理解」之間的分別。

「煉獄」作為一種將獲救而未臻完美的人,在死後加以煉淨的處境(locus et status),是確實存在的。此一論斷並不是基於我們當中,真有某些人從煉獄裡回到人世給我們「報夢」或「顯現」得知,而是基於天主啟示、教會宣講的當信道理。

教會對煉獄信仰的最早表達,在於為已亡信眾祈禱、施捨和行善工的禮儀和習慣。它被視為一項虔敬的傳統事工,且對亡者最終得升天堂有所裨益。後世「大赦」(indulgence)教義的發展和應用,亦與此一傳統具有密切關係。

神學的自然發展,要求祈禱律(lex supplicandi)當中蘊含的信仰律(lex credendi),得以闡明,因而中世紀的士林神學,開始有「煉獄」(purgatorium--直譯為「煉淨之所」)這個神學名詞。而教會訓導當局對此一道理的定斷,則可見於以下述及的大公會議法規和訓令之中。

翡冷翠大公會議,在1439年,曾頒佈《Caeli laetentur》詔書,當中宣告:
同樣,誰若真心悔改,在愛天主的愛德中逝世,而對所犯之罪,未有做、或未做完應做的補贖,則他們的靈魂在死後受到煉苦,以煉淨罪罰;而此種煉苦,可因世上信友的祈禱善工而獲得減輕。這就是說:彌撒聖祭、祈禱、施捨、以及其他熱心事工,凡按教會規定、教友們習慣為己亡信友所行者,都可減輕亡者靈魂的煉苦。(DS 1304)
特倫多大公會議,針對新教人士的異說,亦曾作過以下的定斷:

《論成義的法規》
法規三十 誰若說:任何悔改的罪人,在領受成義的恩寵後,都獲得罪過及其永罰的赦免,以致他在能夠在升到天國之前,在此世、或後世的煉獄中,不會留下任何尚待赦免的暫罰--那麼,說這種話的人,應受絕罰。(DS 1580)
《論彌撒聖祭的道理》

第二章

......為此,應按宗徒們的傳授,奉獻這[彌撒聖祭],不僅為活著的信友們赦罪、免罰、補過以及其他需要,亦為那些在基督內逝世的人們,即那些尚未煉淨的亡者。(DS 1743)

《論煉獄的訓令》
公教會既因聖神的默導,由聖經及教父在歷屆聖公會議中自有相傳的傳統道理,以及由最近這次大公會議所傳授並教訓:有一煉獄,而且被拘留在該處的靈魂,可藉信友們的善工、尤其是天主所恩悅的彌撒聖祭予以救助。故這聖公會議命令主教們,要把那由聖教父與聖公會議所傳授的有關煉獄的道理,教訓基督信徒們予以信守,並用心設法到處宣講......(DS 1820)
由此可見,煉獄的道理,並不是「可有可無」、或「信則有、不信則無」的民間傳說或臆測。煉獄存在與否,以及大家的回應,將直接關係到我們如何善度今世的生活,以及我們如何對待已亡的兄弟姊妹。

相信補考是一種享受的人,是很難可以珍惜第一次考試機會、並善用之前時間去預備的。煉獄作為補考而言,的確彰顯天主的仁慈(所謂「benign examiner」),但我們絕不可因此而陷於「妄望」(presumption)之中。天主的愛,對現世的我們和煉獄的靈魂而言,固然可理解為一種具淨化力量的愛,但煉淨的過程,的確是需要克己和受苦的。這也是主耶穌要我們在此世「背負十字架跟隨祂」的道理。

這種經過洗刷而得以肖似基督、更完美地參與祂的奧體(教會)的過程,令我記起一首叫〈Urbs Ierusalem〉的讚美詩。此詩多用於祝聖聖堂之時,當中一段:
Tunsiónibus, pressúris expolíti lápides
suis coaptántur locis per manum artíficis;
disponúntur permansúri sacris aedifícis.
當中的大概意義是:若我們說天上的耶路撒冷城象徵教會,則我們就是她的一塊塊石頭,組合出來的製成品。在工匠的精心策劃下,我們被鑿擊、沖刷、得以被打造成不同的形狀,以磨合並切入這座城的不同位置。在石與石之間的巧妙配合下,一座宏偉的建築物得以形成。

我們的生活也是這樣:在現世其實就已應「趕工」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