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堂區禮儀小組開會。在會議的最後一刻,神父決定在本年聖誕節,舉行第一和第二晚禱。他的膽識值得佩服,希望堂區教友們,能對此多多支持。
老實說,現時堂區的教友團體,還沒有養成公開誦念時辰禮讚的習慣。不過就小弟所見,身邊開始唸日課經的教友,好像愈來愈多,且都很年青呢!
梵二大公會議,對日課禮儀作過大幅度的改革。在此先別論這些改革的得失,然而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要增強教友的參與。
不過梵二迄今都已四十多年了。在一般教友心目中,日課經似乎仍然屬於神職和修道人士的專利品,而後者也樂得將日課祈禱看成是「私人」祈禱的一部分,教友們亦因此對它敬而遠之,生人勿近......
小弟對日課祈禱的興趣,始於高中時代。在某隻CD中,聽過一次額我略詠的五旬節第二晚禱後,對聖詠吟唱,就可謂愛不釋手了。
梵二禮儀改革給我的印象是:大家在這四十多年,往往將焦點側重在經文的翻譯上,而進路則傾向於理性主義(rationalistic)。音樂方面的配合,則可說是完全跟不上。因此,縱然不少平信徒手足,出於虔敬和熱心誦念日課經,其志固然可嘉,但往往要在過程中,飽嚐純粹翻譯文字的「乾燥」之苦。
聖詠的意境雖美,但若伴以額我略詠,集體吟唱,則更使心靈如虎添翼,倍能振翅高飛了。
想深一層,其實在慕道班、主日學、甚至禮儀服務人員的培育中,加上背誦聖詠(如每人任選其中二十首,對其「入心入肺」地熟識)的要求,應該不算過份吧?
4 小時前
2 則留言:
很同意Edward 兄的意見。對我個人來說,日課祈禱是十分好的方法去保持一個祈禱節奏,但如果可以用額我略調去詠唱,好像一些隱修院的唱經一樣,更是心靈的一大快慰。
可惜在中文聖調的發展暫未跟得上,我想過能否鼓勵創作一些專門為中文聖詠的Neo-Gregorian chants?可能這也是一個出路,始終其實不同地區也有不同的聖樂傳統,不知中文地區也可不可以發展自己的傳統來。
近年多了年青人喜歡上用日課祈禱,可能跟修生們將這種祈禱方式跟年青人分享及鼓勵他們使用有關。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