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31日星期日

再說覆手

說到禮儀中的覆手禮,最顯著的,莫過於授予聖秩聖事的覆手禮。

根據教會的訓導,聖秩聖事的有效要素包括「覆手」和「祝聖禱文」中的必要部份。

不過,怎樣的「覆手」,才構成這聖事的有效要素呢?

習慣上,人們一般理解為:主教的雙手,應「觸及」領聖秩者的頭。小弟認為,就禮儀角度而言,這是「覆手」的圓滿表達。

但為聖事的有效性而言,這種「物理接觸」(physical touch)又是否的確必須?

觀乎梵二禮儀改革後的禮書,它們的封面內頁往往十分有趣。但小弟留意到有兩副圖,當中的覆手禮,主教的手未有觸及領聖事者的頭。前者取自《主教禮節本》(Caeremoniale Episcoporum),而後者則取自《聖秩禮典》(De Ordinatione Episcopi, Presbyteri et Diaconi)。






小弟翻查家中的一些信理神學和倫理神學書籍,得出的印象是:覆手禮中的物理接觸,為授予聖秩的有效性而言,並非必須。 不過,這實在需要進一步求證,方能釋疑。

未知教會曾否就此事宜,頒布過任何正式的訓導?

2009年5月30日星期六

堅振與覆手

記得自己在中學的時候,曾對堅振聖事的禮儀意義,抱著一種「美麗的誤會」。

事情是這樣的:

有一次做「代父」,參與一位同學的洗禮,而聖週六夜間禮儀則在北角的聖猶達堂舉行。在堅振聖事的部份、禮儀進行到「堅振覆手禮」時,我特別留意到主禮的神父將雙手伸向所有的新領洗教友。但禮儀書(即舊版的《聖週禮儀》)則註明:主禮給新教友「逐一覆手」。於是心裡暗暗吃驚地問道:神父這樣做,聖事是否有效?

還記得在那個年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小弟特意在1995年夏天的朝聖,途經羅馬的旅程中,在梵蒂岡書局購買了一本《堅振規程》(Ordo Confirmationis),當中輯錄了教宗保祿六世修訂堅振聖事儀式的宗座典章。根據這份典章,堅振聖事的「有效部分」只在於傅油禮。而按照這份典章的原文:
SACRAMENTUM CONFIRMATIONIS CONFERTUR PER UNCTIONEM CHRISMATIS IN FRONTE, QUAE FIT MANUS IMPOSITIONE, ATQUE PER VERBA: «ACCIPE SIGNACULUM DONI SPIRITUS SANCTI».
直譯:
「堅振聖事乃以神恩聖油傅在額上的覆手授予,同時誦念『請領受天恩聖神的印記』。」(按:現時中文禮儀書將經文譯為「請藉此印記,領受天恩聖神」)

但教宗又寫道:
Impositio vero manuum super electos, quae cum praescripta oratione ante chrismationem fit, etsi ad essentiam ritus sacramentalis non pertinet, est tamen magni aestimanda, utpote quae ad eiusdem ritus integram perfectionem et ad pleniorem Sacramenti intellegentiam conferat. Patet eam manuum impositionem, quae praecedit, differre a manus impositione, qua unctio chrismatis fit in fronte.

而在傅油前、以禱詞伴隨的覆手禮,雖就聖事的要素而言,並非必須,但應特別著重--因為它使禮節更為完整美滿,亦令聖事的意義能更清晰地被明瞭。顯然,這雙手進行的覆手禮,與後一以額上傅聖油的覆手禮,兩者實有分別。
若按照教宗的這項訓導,則中文禮儀書所言的「堅振覆手禮」與「堅振傅油禮」,兩者有著實質的分別。

現時香港教區內的信眾,似乎對「逐一覆手」特別著迷。這種做法流傳於不少「合法」(如:婚配聖事)和「非法」(如:領聖體後的「祝福非教友」)進行的儀式內。而在堅振聖事的舉行中,這又使得不少教友(包括一些慕道班導師)甚至一些神長,會認為這行為構成聖事有效性所需的必要部份--即「唔做唔得」。然而若翻查同一禮書、並參閱《主教禮節本》(Caeremoniale Episcoporum),則由始至終,都只描述過「總體」性的覆手、「逐一」進行的傅油。

由此而產生的現象,亦傾向於使「總體覆手」的標記受損。常見則表現為:主禮單手執禮儀書誦念經文,而只以另一隻手高舉作覆手之用--其他共祭神父亦「有樣學樣」也。在這之後的「逐一覆手」,則甚有「補充」意味。但這就令人記起梅瑟「兩次擊石」(參閱戶20:11)的事蹟--要令人遺憾了。

由此可見,在禮規的翻譯上偏離原文,有可能在禮儀的形上造成偏差,甚至影響教友對聖事標記意義的理解。

幸而,在最新版的中譯聖周禮儀書中,有關訛誤已受到修正。

2009年5月24日星期日

跪拜:禮儀的舉止及參與

小弟近來常有機會參與一些典禮彌撒,這倒令我記起了一些問題。

教會內很多聖事的舉行(如:洗禮、婚配等),其實亦是教友人生的一件大事。這些場合,往往會邀請親友的參與,當中既有教友、亦有非教友,而教友則不一定來自典禮舉行的堂區。

有時即使是教友人數眾多的場合,亦反映出不同堂區之間現有的禮儀舉止上的差異之處。這實在是十分值得研究的課題。

記得梵二禮儀憲章曾為禮節上的差異,釐定過一些準則。其中包括:

「還要盡可能避免在臨界地區之間,形成禮節的顯然差別。」(SC, 23)

這臨界地區,至少是指「附近教區之間」。但現時香港的情況,則頗有「各處鄉村各處例」之感!

教友在彌撒中應該何時下跪?相信這亦是應該探討的。

若按照〈羅馬彌撒經書總論〉(第43項)所提供的指引,則:

一、信眾在「呼求聖神」至「祝聖後的歡呼」應該下跪。
二、若地方狹小、或參禮人數眾多以致空間不足,則可免下跪。惟須在主禮單膝跪時,以深鞠躬表示對聖體聖血的崇敬。
三、有些地方教會的習慣,在聖聖聖後至整個感恩經中、以及在羔羊頌後下跪。這些優良傳統值得保留。

在聖安德肋堂,教友們一般是在感恩經中,主祭神父將雙手伸向祭品(餅酒)時下跪。至少輔祭們是這樣做--而輔祭們在姿勢上的做法,其實可說是教友的「樣版」和「借鏡」。

這種做法固然有不少好處,但教友們在習慣上亦往往依循另一依據行事--「前一排」教友。

小弟曾見過當主禮使用感恩經第三式時,由於「聖聖聖」後的禱詞至「呼求聖神」的段落之間,乃有一點點距離。然而不少教友,在神父唸完「上主,你實在是神聖的,你所創造的萬物,理當讚美你......」之後,有些比較熱心的「前排」教友,已跪下來。而其他教友見狀,亦紛紛跪下來。言則,從禮儀的角度看來,是跪得「早」了。

在感恩經第三式中,這情況的「效果」也許並不特別顯著,但若使用感恩經第一式,則神父仍有「一篇文」要唸呢!

歸根究底,這種現象起源於教友們的「羊群」心態。當我們堂區給教友的禮儀培育,未有明確地指明大家應做的姿勢、及它們與禮節的意義時,個別教友們就各有一套演繹,來自圓其說了。

誠然,「培育」也許並不能完全地解決這問題。事關參與一間聖堂禮儀的人,往往亦來自不同堂區。他們各自的「禮儀背景」和在信仰上所受過的裁培亦各有不同。各人將自己以往堂區的習慣「套用」在「現今這間聖堂」的禮儀之中,則注定要造成混亂了。

當然說到這一步,有人會出來說:嘿,彌撒進行時該哪些時候跪,真的這麼重要嗎?最重要的不是內心的虔敬嗎?

內心的虔敬的確重要,但虔敬並不與禮儀的精神和理想抵觸。按照聖禮部的訓示:
Item, fideles stant durante tota Prece eucharistica, excepta consecratione. Practice, fideles genuflexi manent ab epiclesi ante consecrationem usque ad acclamationem post consecrationem ... Ea quae supra definiuntur minime supervacanea censeda sunt, quia eo tendunt, ut unitas sese gerendi habeatur in coetu qui Eucharistiam celebrat, et ideo manifestetur unitas in fide et in cultu communitatis. Videntur saepe fideles, statim post Sanctus, et adhuc saepius post consecrationem, corporis habitu diverso quasi oblivisci se esse participles Liturgiae Ecclesiae, quae est summa actio communitatis, et non tempus sese alienandi in actionem devotionis privatae. (Notitiae 14 [1978] 300-301)
中譯:
同樣地,信眾在整個感恩經中站立,除了在祝聖時。實行上:信眾由呼求聖神至祝聖後的歡呼保持下跪。上述所界定〔有關信眾姿勢〕的事項,絕不可等閒視之。因為它關乎舉行感恩禮的團體所活出的合一性――即信德和敬禮上所展示的合一。有些信友在〈聖聖聖〉之後、亦另有些信友在祝聖之後,在姿勢上顯出差別:他們似乎已忘記了自己正在參與教會的禮儀――團體生活的高峰――而不是疏離地私自進行敬禮行為。
按照教會的訓導,在禮儀中信眾的舉措,並不只表達我們「個人」和「自己」的心情,而是參與「團體」禮儀的祈禱。前者是「熱心敬禮」,而後者則是整個教會的共同行動。因此嚴格而論,羊群心態的「盲從」與「禮多人不怪」的過份熱情,同樣都是偏差!

至於在一些非教友「俾面」出席參與的典禮彌撒(如:紅白二事),往往更突顯這問題的嚴重性。按小弟所見及所聞,很多時「主人家」為避免「教友」與「非教友」的表達之間造成差異而覺得不好意思,往往會因「避忌」而選擇不主動地作出提示--即使主禮神父亦然。久而久之,則連教友亦感到無所適從。

試想:當我真正地相信這一刻主耶穌在聖事中親臨,而不按照教會所訓導和指引的,去迎接和跪拜--那和「背教」有甚麼分別?

幸而,小弟亦欣見有不少熱心教友,在舉行禮儀時亦有透過領經員,在預期下跪的地方,作出「請跪下」的指示。小弟認為,在方向上這是正確的一步。

不過,從倫理角度而言,若非教友本身是既不信天主、亦不信聖體聖事的(如:一些其他宗派的基督徒),則這句話就可能顯得有點唐突了。基本上,若我們擁護梵二公會議所訓導的「信仰自由」原則,是不應「逼」非教友們下跪的。所以,我見過有些領經員亦會說:「請教友跪下」。
但細想之下,這進路仍然有不足之處。

首先,教友「在正常情況下」是應該懂得適當地在彌撒的某些時候下跪的。這類禮儀中的提示,其實就有如「請教友不要在聖堂內講粗話」或「請某某關掉手提電話!」般,是對聽眾帶有「侮辱」(humilians)意義。

其次,在神聖的感恩經進行時,領經員其實是絕對不應該「插咀」的。

那麼,我們還有甚麼辦法呢?

在這裡,我會建議大家考慮「搖鈴」的方式。

在溝通學上,我們為傳達一項訊息,不一定需要透過「語言」。其實我們亦可善用「非言語」的溝通方式(non-verbal communication)來作出提示。在禮儀的進行中,在特別重要的時刻搖鈴,具有一種「警示」的作用。為教友來說,不同時刻的鈴聲本身所提及的意義,遠多於「你在發白日夢嗎?」或「你不知道這一刻應怎樣做嗎?」。它既表達「提示」,亦可表達「專注」、「喜樂」、「鼓勵」甚至「連受造物也參與禮儀行為」!

為達到「醒水」的效果,我認為這種簡單措施是足夠的。

2009年5月23日星期六

敬拜讚美?

最近羅國輝神父的網誌「為一切人,成為一切」(五月二十日),刊登了他本人對「敬拜讚美」(Praise and Worship)的看法:

與其中兩位牧師談及流行的「敬拜讚美」。大家都覺得這方式太情緒化,且誇大了「人」的作為和「人」的感受,而「神」變得邊緣化了……我有同感……
小弟認為,與其他宗派的弟兄交談,實在有不少好處。

作為一位天主教徒,我尊重而並不否定新教弟兄們的祈禱、讚美和崇拜形式。這些形式,其實或多或少地,反映著個別宗派的傳統、處境和發展。當中亦有不少可取之處,所謂:「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Jesus」是也。

我所表示保留的,是當天主教徒在「自己」的地方引入這些元素時,所可能引起的混淆和誤會。

其實為天主教徒而言,最典型和實至名歸的「敬拜讚美」,是與「感恩祭」等義的。這裡所指的等義,是一個「identity」,而不只是「包括」。因此,有些天主教團體將源自其他宗派的某些祈禱形式引進到自家的祈禱活動內,並將之稱為「敬拜讚美」,則不可避免地、將在廣泛信眾心中造成混淆,並有可能對信仰意識做成負面影響。

我相信羅神父之所以對「且誇大了『人』的作為和『人』的感受」和「『神』被邊緣化」這些體會有所認同,是因為他的反思乃著眼於公教會的禮儀傳統和本質所致。

小弟所希望強調的是:本人並不否定這些形式本身--但我們有必要更清楚地界定大家用字的意思,及行為背後的神學思想,且在應用層面上,按必要的原則和需要,而加以適應和調整。

主升天節,進教之佑

明天五月廿四日,香港教區習慣在復活期第七主日舉行「耶穌升天節」。而這天又恰好是教宗本篤十六世呼籲普世信眾為中國教會祈禱的日子。

特倫多禮儀團體將邀請陳日君樞機,是日於九龍鄧鏡波學校舉行「主升天節」羅馬禮特殊形式的大禮彌撒。


講開救主升天的奧跡,現時我們常傾向於只將主耶穌的「逾越奧跡」,涵蓋祂的「苦難」、「聖死」和「復活」。但其實祂的「升天」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今個主日,聖安德肋堂彌撒的書信,將選自弗四1-13的章節。小弟盛讚本堂神父功夫了得:
Dear Father,

I think Eph 4:1-13 is a very excellent summary and reminder of our Christian life in terms of community as well as identity - how we consist and who we are.

"When he ascended on high he led a host of captives, and he gave gifts to men." (Eph 4:8)

Each time when the Mass is celebrated, our Lord descends and brings us back to heaven again, giving us various gifts which are necessary for building up the Church and fulfilling our mission in the world.

Good choice, Father!

Filially Yours,
Edward
的確,救主的升天所指的,不是「從此在世間消失」,而是「透過更卓越的方式、更常與我們在一起」。誠如我們在升天節彌撒中的集禱經所云的:
全能的天主,求你使我們滿懷神聖的歡樂,感恩雀躍,因為你聖子的升天,預示了我們的歸程。元首基督怎樣光榮升天,我們作為他的肢體,也同懷希望,被召喚到達同一境界。因我們的主......

禱文所說的「et quo procéssit glória cápitis, eo spes vocátur et córporis」(願元首的光榮所往之處,亦成了肢體所寄望被召之境),提醒了我們:因著元首基督的光榮升天,而使作為肢體的我們的日常塵世生活有了「寄望」。

這種「天上人間」、共融境界的臨現,就是「禮儀」的舉行了。每次我們進行禮儀慶典時,並不只是表面的「讀」、「做」、「唱」和「吃」,而更深層和重要的現實是:在聖神內,偕同整個教會,作祂的肢體,與「元首」基督,向父獻上「一體」的讚頌。這種在意識上既具備「橫面」的普世幅度(不只是「左近」的堂區幅度),而又兼有「縱面」的上下幅度的禮儀,可謂繼往開來、涵蓋宇宙萬有的禮拜,方符合聖保祿宗徒在書信中提及的基督論,亦滿全基督所要求我們「以心神和真理」去敬拜父的真相。

古時教會常將救主在禮儀中的臨現(Parousia),視為救主的「再次來臨」,這亦帶出了禮儀舉行的「末世」幅度。


由是觀之,我們在日常參與的禮儀中所持有、所表現的態度,其實亦或多或少地透露出我們對主耶穌的根本態度。而這種根本態度,則將在救主在我們出其不意的「最後」再來時,決定我們到時的反應。是以,我們常說禮儀是我們對將來天國中、羔羊盛宴的「預嚐」。
「被召赴羔羊婚宴的人,是有福的!」(默19:9)

2009年5月16日星期六

積極參與


小弟近日閱讀一本已買了多時的小書,名為《Cardinal Reflections -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the Liturgy》。當中輯錄了數位樞機(包括:Cardinal George Pell, Cardinal Francis Arinze, Cardinal Jorge A. Medina Estévez, Cardial Francis Eugene George)對禮儀內的「積極參與」的看法。

精彩!

而下選錄 Card. Arinze 所寫的其中一段:
... It is not a surprise that soon after this [Second Vatican] Council some people began to exaggerate to the extreme of activism in liturgical participation. They seemed to be pushing an unwritten agenda of active participation at all costs, in all sorts of ways, by everyone and in all parts of the liturgy if possible. Sometimes this lead to noisy celebrations in which the roles of ordained priests and the lay faithful who have the royal priesthood were confused. Silence and times for meditative listening were apparently not considered important. Activism, or the effort to get everyone to be doing something active all the time, was sponsored as if it were what the Second Vatican Council desired (cf. Congregation for Divine Worship and the Discipline of the Sacraments: Redemptionis Sacramentum, 40).

Sometimes such tendencies appeared in choirs dominating the celebrations, occupying positions that distract the congregation and edging out the priest celebrant to a role of secondary importance. At other times, activism appears in endless commentaries where the speaker is probably unconsciously projecting self-image and is doing his or her best not to allow the priest or the people to have a quiet moment. A recent craze for so-called active participation is the idea that there must be dance at a solemn Mass. I have seen a Mass where some misguided person arranged a dance for entry, another for Gloria in Excelsis Deo, another for the Gospel, one for the offertory, one for Sanctus, one for thanksgiving after Communion and a final exhibition for exit! This dance operator forgot to tell us whether people come to Sunday Mass in order to watch dances, whether there is no parish hall for dances after Mass, and whether the Latin Mass liturgy had the tradition of dance. Why must the People of God be afflicted with so many distractions just when they come to adore God on Sunday?

All this leads us to state that while the Second Vatican Council ordered fuller, more conscious,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the liturgy, it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hat we accept that the liturgy is primarily something that Christ does, not something that we put together. It is something that we receive, not something that we invent. It is a celebration of the mysteries of Christ in which we are allowed to take part as members of the Church. "True liturgical education cannot consist in learning and experimenting with external activities. Instead one must be led toward the essential action that makes the liturgy what it is, toward the transforming power of God, who wants, through what happens in the liturgy, to transform us and the world" (J. Ratzinger, The Spirit of the Liturgy, p. 175) ...
禮儀是基督的作為,而非出自我們的「拼湊」;
禮儀是要我們「領受」、而非「發明」。

實在值得我們反思......

2009年5月7日星期四

禮儀中的行動與動作

近數星期,因著與網上朋友的分享,讓小弟有機會更深入地思考禮儀及聖堂中的「行動」與「動作」之間的關係。

事緣今年的聖週六,本港某信仰團體在自己的小聖堂中舉行夜間復活慶典。有網友在網上將他們在彌撒後、新領洗者圍繞著祭台奔跑跳躍地唱〈Shine, Jesus, Shine〉一曲的情況,以短片的形式作為分享。該份影片的題目:「新領洗者為我們詠唱」(New[ly] baptized sing for us after Easter Vigil Mass),而過程中,又有著唱者的手勢、和參禮者的歡笑(嬉笑?)。

小弟反省當時的心情,確有點光火。

我所不明白的,是甚麼理由可以容許教友們,在聖堂內可以作出這種行為。

各位讀者首先不要誤會,小弟並不是反對任何形式的「action song」或「舞蹈表達」。

但近乎「亂」的環繞祭台的「追逐」行為,是否真的可被稱為「舞蹈」?我的感覺是:它更相似於「行為藝術」或大學迎新營的「營火活動」,而距「action song」或「舞蹈」甚遠。

現時我們在祭台上所做的事,或訓練教友們「期望」的事,會否只是受娛樂文化荼毒的一種「表演」而已?誠如拉辛格從前所提過的,當信眾的「掌聲」被視為禮儀的「成功」,則禮儀的精神就陷入了危機。

我亦不是質疑新領洗者們的善意。很大程度上,他們是被「教育」成這樣的。這些觀念包括:歌舞配合行為,乃表達喜樂(尤其是「年青人」表達喜樂)的理想方式;基於這意向而作出的「表達喜樂」和「慶祝」的行為,都是正當和受到准許的--不管是何種方式、或何種場合。

到底在聖堂中,有甚麼事可以做或不可以做,背後是基於甚麼準則?

2009年5月3日星期日

特倫多會議文獻

今個早上,在家中一頁一頁地翻閱了特倫多大公會議的文獻。

有趣。

所謂太陽之下無新事。其實現時教會所面對的問題和挑戰,不少都有很多歷史淵源。我們面對問題,除了因時制宜、就地除材外,亦不可以忽略當中跨越時空的幅度。

譬如:教區禮儀委員會近期收到了一些神長們在彌撒中「取消」送聖血做法的報告。從禮儀角度而言,兼形共融(兼領聖體聖血)固然在標記上更加理想、更加「圓滿」,但的確神長們亦有他們實際牧民上的憂慮和保留。

但討論「禮儀」問題,則應切忌輕易地將它們提昇至「信理」或「教義」的層次。例如在香港的情況,我寧可作出「以現時典型堂區生活而言,香港教區的天主教教友,在主日彌撒中期望兼領聖體聖血,是合理的」的「主張」,而不將話說成:「既然主耶穌叫我們『拿去吃』和『拿去飲』,則在彌撒中取消分送聖血,是對天主旨意的一種抗拒」。

在釋經和神學思考上,我們應慎防將聖經的「片言隻語」當作武器,去攻擊他人的合理論點--除非我們能肯定該些經文,在教會的信理、神學、禮儀和靈修歷史中,是否的確有此一「妙用」。否則傷害教會團體內的「和氣」事小,損害信德的內容事大。事關按照特倫多大公會議(第廿一期會議)曾隆重地定斷:

誰若主張:「基於天主的訓戒或得救的必要性,所有及每位基督信徒均須領受至聖感恩聖事的兩種形式(即:兼領聖體聖血)」,當受絕罰。

Si quis dixerit, ex Dei praecepto vel ex necessitate salutis omnes et singulos christifideles utramque speciem sanctissimi eucharistiae sacramenti sumere debere: anathema sit.

近日因著社會大眾對豬流感的憂慮,教區指示暫時取消「口領」共融聖事的做法,則是使用了以下神權:

本會議申明:教會內恆常有此能力,於聖事的分施中,執其實質,而為領聖事者的本人利益、對聖事的虔敬、及就時地之異處,而決斷較適宜者,並予以規定或變通。

Praeterea declarat, hanc potestatem perpetuo in ecclesia fuisse, ut in sacramentorum dispensatione, salva illorum substantia, ea statueret vel mutaret, quae suscipientium utilitati seu ipsorum sacramentorum venerationi, pro rerum, temporum et locorum varietate, magis expedire iudicaret.

此外,以往問題所提出的挑戰,往往亦是解決現今問題的基礎。例如第廿二期會議的法令:

To avoid irreverence, each bishop [...] should keep out of their churches the kind of music in which a base and suggestive elemen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organ playing or singing, and similarly all worldly activities, empty and secular conversation, walking about, noises and cries, so that the house of God may truly be called and seen to be a house of prayer.

Finally, to leave no room for superstition, they are to ensure by edict with accompanying penalties that priests do not celebrate other than the proper times, nor use in the celebration of Mass rites or ceremonies and prayers other than those approved by the Church and traditional from long and praiseworthy usage. They should banish from the church any idea of a particular number of Masses and candles which derives more from the cult of superstition than from true religion, and teach the people the nature and source of the very precious and heavenly effect of this most holy sacrifice. Let them also instruct their people to attend their parish churches frequently, at least on Sundays and greater feasts [...].

不知現時香港,剩下多少本《歷屆大公會議文獻》呢?

2009年5月1日星期五

Salutary Precautions

小弟日前去了澳門旅行,其中令小弟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張標語,是展示在「大三巴」牌坊中、靠近先人遺骨安放處的一個指示牌--


看來我們香港的聖堂,亦可加以參考和使用。

其實在禮儀中的「警世真言」倒也不少,只不過在歲月流轉之下,大部份都成了「口頭禪」和「唸口簧」而失去了實質作用。難怪「主禮」的導言和「領經」員的旁述愈講愈多、愈講愈長,而我們的禮儀就成了口水多過茶、喋喋不休的警語彙編了。

如果大家真是留心聆聽的話,那麼單單一句「Dóminus vobíscum」(「主與你們同在」--用於禮儀開始時、宣讀福音前、感恩經前、遣散前)就已相當夠用。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感恩經頌謝詞前的「Sursum corda」(心靈向上)。其他的禮儀傳統則包括「Aures ad Dóminum」(耳朵向著上主)和「Convérsi ad Dóminum」(轉向上主)等等--其實都是要我們做到「心到」、「耳到」和「人到」--這些勸言,其實亦很值得我們反省。

教宗本篤的學習態度

讀到 Catholic Culture 轉載的一篇關於拉辛格思想的文章:

The Centrality of Truth in the Thought of Joseph Ratzinger

當中提及到他在大學教授神學時代的一些片段:

Scripture is the norm of all theology. Ratzinger knows it from cover to cover. He never attended a seminar or colloquium at the university without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at his side, which he regularly consulted.

一個人身邊的「百寶袋」中藏有哪些「乾坤」,往往反映他最關心的事物。相傳聖道明曾背誦大部分的聖保祿書信。這些都拜日子有功、「他喜愛上主的誡命,晝夜默思祂的法令」(詠 1:2)所賜。

雖然自己並不是神學家,但對聖經的重視方面,則顯然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